第十二章 好地方(第2页)


    对于此刻初级技术阶段来说,最为困难的一步应当是抽真空。



    毕竟日光灯管内部是需要先抽成真空,然后再填充氩气的。



    但这一步对于李青松来说却完全不成问题。



    原因很简单,洛神星地表到处都是真空,根本用不着去抽。



    于是,一些细小的设备和线路被填充到了玻璃管之内。



    造了一个日光灯,李青松小心翼翼的为它接通了电源。



    下一刻,明亮的光芒从灯管之中释放了出来,晃的那名克隆体不由自主的眯起了眼睛。



    “不错不错。”



    对此,李青松十分满意。



    验证具备了制造日光灯的能力,建造二号种植基地的最大障碍便被排除。



    于是,这10名克隆体之中,五名专门负责制造日光灯,另外五名则操控着各种设备,开始了种植架的制造。



    这种种植架的外表类似一个书架,不过是两侧通透的。



    一个种植架约有一米的宽度,高有两米,宽度在三四米不等。



    它内部按照不同的需求分为二到四层。



    分为二层的,便可以种植一些植株较高的作物,譬如小麦,油菜之类。分为四层的,便只能种植植株较低的作物了,譬如油麦、红薯之类。



    也有不分层的,那是用来种植玉米的。



    各种各样的种植架,李青松都制造了一些。



    这一次建造种植基地,可不是单单只种少数几种作物那么简单。凡是有用的,李青松打算都种上一些。就算吃不完,也能拿来做工业用途。



    时间慢慢流逝着,转眼间又是几个月过去,李青松麾下再度增添5名克隆体,总数提升到了32个。



    在那辆唯一的拖拉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运输燃料和矿石的供应之下,在32名克隆体一日不停地忙碌之下,在高炉终日冶炼,金属加工设备终日轰鸣之下,二号种植基地所需要的一切设备终于全部制造完毕。



    便连为二号基地准备的更大型的发电机也已经造好。



    终于到了实际建造的时候了。



    15名克隆体雄赳赳,气昂昂,穿着破旧不堪,满是胶带的劣质宇航服来到了这处前期便已勘探好的,内部总面积达到了1.1万平米的巨大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