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顶上去!(第2页)




    标准弹夹的尺寸与一板子弹的尺寸正好相符,正好可以容纳一板子弹。同时,它还与枪身接口相符,任意一个弹夹,都能轻松装到任意一把枪械上。



    在这之外,还有枪管生产线,弹簧生产线,扳机生产线,等等等等。



    几十条生产线通力协作,有条不紊。



    最终,这所有零部件经受了一道又一道的工序,淬火、浸酸、上漆、冲压、铸造、组装,生产定型之后,便全部都汇聚到了最后一条生产线之上。



    从各个传送带上,如同支流汇入大江一般,各种不同的零部件源源不断的传送了过来。



    位于生产线第一位的克隆体完成了第一次组装,随之将半成品放到传送带上,让它传送到第二名克隆体那里。



    第二名克隆体那里也有一条支流汇聚过来。他从上面取下一个零部件,与经过了一次组装的枪身再次组装起来,然后再将其放到传送带上。



    第三名,第四名,以及之后的所有克隆体,全部如此。



    于是,这些杂乱的零部件最终便组装成了一把枪械,经过最后一道关口的克隆体的检查之后,放入到了旁边的大箱子里。



    这开始生产的第一天时间,便在各种安装、调试与试生产之中度过。



    但就算今天只是试生产,都仍旧有100把枪械与300个弹夹,八万颗子弹生产出来。



    一辆小卡车风驰电掣的冲过来,迅速减速。还不等它停车,这个装满了一天产量的大箱子便被克隆体们直接放到了它上面。



    没有任何交流,甚至没有任何眼神接触,就像是一台精密机械上的两个零部件完成了对接一样,这辆小卡车一个漂亮的急掉头,再度加速向着前线冲了过去。



    前线预备队基地那里,100名克隆体已经提前站起,在那里等待。



    此刻,前线已经又有100名克隆体战死沙场。但李青松并未立刻调集克隆体补充过去。



    等的就是现在这一刻。



    这一次要补充的,不再是冷兵器克隆体,而是热兵器克隆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