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内燃机(第2页)




    不过没关系,先用了再说。



    真有杂质,导致培育失败怎么办?



    失败就失败,当做畸形胎销毁掉就行,别的还能怎么办?



    李青松甚至懒得用小白鼠、兔子、猪牛羊之类的来做试验,直接便取来自己的细胞样本,再按照流程将怪鸟体液过滤、提纯、萃取了一遍,直接就灌到了培养罐里。



    还不是一个,一下子就弄了100个。



    能不能成,半年后就能见分晓了。



    怪鸟的生理分析暂时做不下去,李青松便不再关注这里,而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另一件事情上。



    研发以甲烷和纯氧为燃料的内燃机!



    时至今日,李青松已经发现了电气化车辆的局限性。



    它们对后勤网络的要求太高了。



    必须要有电网,要有蓄电池。工作地点周边最多两百公里范围内就得有一个充电站。



    它们根本远离不了基地。



    这种模式,在之前没有外敌的情况下无所谓。反正基础设施自己能慢慢铺过去,也不担心会被破坏。



    但怪鸟来袭,一下子就将这局限性暴露了出来。



    就像现在,以蓄电池为动力的侦查车,最多只能远离基地200公里,再远就到不了了。



    现阶段自己又造不了飞行器,这样一来,侦查洛神星全球就无法做到。



    但内燃机就不一样了。



    一辆质量在三吨的车子,仅需要八升液态甲烷和氧气,就能跑100公里。



    洛神星直径约2350公里,绕洛神星一圈,不过7400公里不到,让车子带上600升燃料就能跑一圈了。



    更何况,后续自己还得开发坦克、装甲车之类,战场环境上充电可没那么方便,但补充甲烷和氧气就方便多了,一辆甲烷罐车就能行。



    种种因素综合下来,让李青松做出了研发内燃机的决定。



    内燃机的原理也很简单,无非就是甲烷和氧气在燃烧室燃烧,生成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再驱动曲轴做功即可。



    以现在的技术,李青松做不到地球时代那么高效极限,但也没必要追求那么高,仍旧是那句话,能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