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庞大建设(求订阅!!)(第2页)

在洛神星之上便已经造好,跨越一百多亿公里的遥远距离,才被李青松带到这里来的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和工业设施,此刻如同流水一般汇聚到了木卫三的大地上。

没过多久,李青松所建造的第一座大型工厂便即竣工。

这是一座核裂变发电厂。

这座工厂的面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一千万平米,装机容量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一亿千瓦。

只需要一天时间,它就能发电24亿度!一年就是8700多亿度电!

如果是采取火力发电方式的话,如此规模的火电站,恐怕得专门修建几十上百条重载铁路线,每天别的什么事情都不做,专门向这里运送燃料。
但这座电厂是使用的铀作为能量来源。于是,每天它仅仅只需要大约300kg铀便已经足够,一辆小汽车就能拉过来。

在这座超巨型核电厂建成完毕之时,在它附近,一座同样规模超大的,集铀矿开采和浓缩铀为一体的工厂同样已经建成。

李青松先从舰队之中取了十几吨铀含量约在3%的燃料棒送到核电厂之中,作为初始能源,这座电厂便开始了运转。

巨量的能源输送出来,铀矿开采与浓缩铀工厂之中的数百万个高速离心机便也有了能源,开始轰鸣着运转。

但仅仅这一座铀矿与浓缩铀工厂而已,很显然消耗不了如此庞大的电量。

已经初步掌握了核裂变反应堆小型化技术的李青松,此刻建造的核电站当然不会再如同最初那样亏本了,而是可以富余大量电力。

这些电力,便顺着超导线路,以几乎没有任何损耗的方式传递到了其余基地之中。

木卫三表层的温度大约为零下160摄氏度左右。在这个温度之下,已经有很多材料可以进入超导状态了。

于是,完全依靠李青松搭建的临时电厂才能开展建设的其余基地,在这一刻终于迎来了澎湃的本地电力。

临时电厂的功率毕竟有限,无法支撑太大规模的建设。此刻情况则完全不同。

一天24亿度电,什么建设支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