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小型化(第2页)

不管有多少物资补给过来,都会被大量新诞生出来的克隆体们全部耗光。

吃完饭后,克隆体们再度有序起身,去领取其余的一些个人物品,最终,乘坐内部班车汇聚到克隆体培育工厂的大门口处。

这样的门口,李青松一共留了几十个。但就算如此,每个门口处都时时刻刻有一堆克隆体在等待。

大巴车快速开过来,一堆克隆体有序上车,大巴车快速离开,然后,下一辆大巴车到来,再度将一堆克隆体拉走,每年365天,每天24个小时,始终如此,从不间断。

因为拉走多少克隆体,就会有多少克隆体从工厂之中诞生,没有一刻停止。

这些克隆体会被运送到木卫三中心车站。

在这里,依据李青松为每一名克隆体规划工作的不同,他们开始各奔东西。

有的坐上了前往另一处基地的列车,并在那里进入到某一间工厂,某一座工地,或者某个基地、实验室之类;
有的克隆体坐上了前往太空电梯的列车,在那里升入太空,乘坐飞船去往另外的星球,又或者太空基地、木星环基地等等地方。也有的克隆体会加入到交通运输工作之中,成为了这转运克隆体工作之中的一环。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青松麾下的克隆体总数终于提升到了1.5亿左右。

于是,在保证每一名克隆体都能有较为充足的休息时间,不至于太过劳累之外,李青松总算能时刻将自己的意识链接数量维持在一亿了。

他的生产能力终于达到了巅峰。

但这时候,克隆体的培育仍未停止。

除了这些常备克隆体之外,李青松还需要一些克隆体作为储备。万一发生了意外情况或者战争,导致大量克隆体死去,自己也能立刻补上。

事实上,就算李青松麾下克隆体数量到达两亿的预定数量,克隆体的生产都不会停止,只是会降低生产速度,维持在年产克隆体约1000万的水平,时刻增加储备。

再度忙碌施工了一段时间,在1.5亿名克隆体交替休息,在李青松的全力以赴之下,整个木星系统之中,属于李青松的基地集群和工业系统的规模终于扩大到了原来的五倍,终于适配了现有的人口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