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彩虹之门
第113章 电磁炮!(第2页)
这些年之中,李青松所掌握的电磁武器技术不断进步迭代。
电磁推进技术,李青松在离子推进器、电磁弹射器方面俱都有所涉猎。
但作为武器来应用,制造电磁炮的话,其技术细节和这些设备又有所不同。
相比起离子推进器所需要推进的亚原子粒子来说,电磁炮需要推动的弹丸太大。
从亚原子粒子到哪怕仅仅零点几克的电磁炮弹丸,质量增加何止千万倍
相比起电磁弹射器来说,电磁炮弹丸又太小。
从上千吨重的标准货物箱,到仅仅零点几克的电磁炮弹丸,质量缩小何止千万倍
于是它便正好处于一个微观宏观的模糊地带,再加上还需要考虑射速、瞬时加速度、稳定性、能耗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导致电磁炮武器的开发出现了巨大的困难。
但困难也要上。未来的星际战争,火药武器没有参与的资格。
一段时间的艰难研究之后,李青松终于开发出了第一代电磁炮。
这种电磁炮使用的是超巨型线圈推进技术。
为了达成电力到磁力,最终再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李青松建造了极为庞大的电磁线圈。这种线圈直径足足有20米,长度高达50米,名副其实的庞然大物,如同一尊可以摧山倒海的大炮一般。
但这大炮的威力,却着实有些说不出口。
它每发射一颗弹丸就要耗电一万度,结果却只能将一颗质量仅为0.1克的弹丸,以每秒钟300米的速度发射出去而已,连火药枪的威力都不如。
不仅如此,每发射一颗弹丸,它还必须要休整一分钟左右的时间,才能进行第二颗弹丸的发射。
如此之低的射速,连手枪都不如。
但没关系,只要能遵循电磁炮的技术原理,真正将它造出来就行。接下来所需要做的无非就是水磨工夫,一点一滴的迭代优化提升而已。
恰好,李青松已经实现了最大意识连接数的极大提升,直接从1000万暴涨到了一亿,脑力极大充裕,物资供应极大充裕。
于是众多克隆体便在李青松的操纵之下来到了这处实验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