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超距通讯!(第3页)

神经芯片发出信号,传递到了超距通讯设备终端a上。

a与超距通讯设备终端b处于量子纠缠状态,可以进行超距通讯。

于是信息与指令瞬间传递到了b终端。

b终端再发出信号,连接到了另一名克隆体的脑部神经芯片上。

脑部神经芯片向另一名克隆体脑部发出指令。于是,纵然间隔3000万公里,那名克隆体也仅在李青松本体发出命令约0.1秒之后,执行了李青松“站起身来”的命令。

两者之间的通讯延迟,从原来的100秒缩小了一千倍,到了此刻的0.1秒!

甚至于,这0.1秒的延迟也不是超距通讯的延迟。因为超距通讯根本不需要消耗时间。

这0.1秒的延迟,是脑部神经元到神经芯片,神经芯片到超距通讯终端之间的数据处理、转译与信号传递的延迟。

哪怕两者之间的距离扩大到6000万公里,或者缩小到1000万公里,延迟都将会是0.1秒,不会改变。

且,伴随着未来技术再度提升,这个延迟仍旧会继续缩小。

这一刻,李青松心中真正激荡了起来。

几千年了,李青松始终受到克隆体连接速度的限制。而现在,伴随着技术突破,这一个限制也被打破了。

李青松仿佛看到了几十亿名克隆体虽然分散在星系各处,相互之间距离数百亿数千亿公里,却仍旧能在自己的统一控制之下,实时无延迟执行自己命令的画面。

可以确定,李青松的工业能力与科研能力,以及其余所有方面的能力,都将会因为这一项技术突破的缘故出现暴涨!

此刻,真正验证了这一套模式的可行性后,李青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神经芯片和超距通讯的研究提升之中。

他更是为此定下了堪称宏伟的计划。

在未来十年之内,为每一名克隆体脑部都植入神经芯片,彻底改变自己与克隆体之间的连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