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文坛什么样?(第2页)

 当然这两个人实际的意思,都是要等待北影厂的回电,再出发。

 剧组立即以赵元的名义发电报,两份电报的内容,都是一个字儿,好。

 10月18日当天,刘晓庆拍完了瞧这一家子剧组中的全部戏份,坐上了前往粤省的火车,当然等到电影后期制作的时候,她还得回来,因为这个年代的电影几乎没有同期录音的,都要有后期录音。到时候她要回来,为自己配音。

 这个年代,演员的戏份杀青,也没有后世的那种杀青宴。

 10月19日,周三。

 季宇宁一大早就出门,骑车直奔南城虎坊桥的远东饭店。

 路上大约9公里,他蹬了将近50分钟才到。

 远东饭店在一条斜街上,这条斜街是京城比较出名的斜街。

 老京城一般的街巷胡同,都是正东正西正南正北的方向,很少有斜街。

 这条斜街,现在叫铁树斜街,最早它的名字叫李铁锅斜街,后来又改成李铁拐斜街,之后才改成现在的名字。

 这条斜街,在解放前可是个热闹地方,而远东饭店是40年代初就有的。

 季宇宁穿越的时候,这个饭店是京城饭店行业中仅有的几家老字号之一。

 不过那时这饭店也就是个二星级饭店。

 季宇宁接到许以的通知的时候,他也弄不明白,人民文学杂志社为什么选这么一个又偏又破的宾馆开全国性的文学会议。

 因为他知道这次邀请的四五十人都是全国最顶尖的从事文学评论、小说创作、诗歌创作的作者,而且是老中青三代都有。

 在6天的会议期间,几乎全国最有名的文坛大咖都会到场。比如沈老爷子就会到场。

 这次会议,是目前国内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界的聚会。

 所以季宇宁今天出门也是穿戴一新,特地穿上了他老爸的夹克,蹬上皮鞋,把乌黑顺滑的头发梳的一丝不乱的。

 他今天很迫切的想知道,这个年代的文坛到底什么样?

 他到了远东饭店门口,一眼就看见了正在门口等待的许以,许组长估计今天是负责接待。

 “哎哟,小季,今天怎么打扮的这么漂亮啊?这不会是待会儿要去相亲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