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永福路52号(第3页)

 

季宇宁觉得徐厂长的做派,有点儿平辈论交的意思。

 

这点不像北影厂的汪厂长,汪厂长在他面前,总要端着长辈的架子。

 

在小白楼的会议室,季宇宁当着厂领导的面,又把电影《巴山夜雨》的项目简单说了一遍。

 

会议室里,他也见到了他之前拟定的这个电影项目剧组的主要成员,包括摄影师,美工,剪辑师,制片主任等。

 

季宇宁最关注的是摄影师曹伟业。

 

这是一位50岁的老摄影师了,是广陵人,但之前还没有特别出名的作品。

 

前世这位担纲摄影的电影,就有这部《巴山夜雨》,此后他又掌镜了电影《楚天风云》和《城南旧事》,并因为《城南旧事》这个影片,获得金鸡奖最佳摄影的提名。

 

这次他来沪上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他这个剧组的老大要跟摄影师多沟通,在拍摄的风格和理念上一定要形成一致。

 

还好,这位曹摄影师对他是非常的客气,可以说剧组所有人都对季宇宁闻名久矣。

 

不只是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更主要的是他在电影上的成就,他并不知道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直接参与的五部影片,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声誉。

 

特别是他作为执行导演拍的那部电影《晓花》,在电影圈的专业人士眼中看来,有很多手法和理念都值得学习。

 

季宇宁跟曹摄影师简单提了提他的想法,也就是拍摄的镜头语言,是那种诗意化的镜头。

 

他提到的,就是前世这位摄影师在电影《巴山夜雨》中实践过的自己的理念,所以季宇宁跟他沟通的效果非常理想,大家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季宇宁又和剪辑师蓝大姐进行了沟通。蓝大姐50多岁了,她爱人汤导就是着名的电影导演。

 

她的剪辑基本上是自学的。前世她是和北影厂的傅正义号称“南北二剪”。此前她刚刚剪辑的电影《苦恼人的笑》,也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前世这部电影《巴山夜雨》就是她担当剪辑,后来她又剪辑了电影《城南旧事》、《南昌起义》、《廖仲恺》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