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亮剑精神(第3页)
就是那个粮票,他还是觉得有点儿吃亏了。
看来是这次座谈会的与会代表是住在崇文门的崇文门招待所,但颁奖大会是在新侨饭店举行。
这说明,这第1次的全国性官方文学评奖活动,相关的部门是非常重视的。
这个时候,京城的新侨饭店属于京城最高档的宾馆之一。
70年代初的京城,能够接待外宾的宾馆只有京城饭店、民族饭店、新侨饭店三家。
现在又多了几家可以接待外宾的宾馆,但仍然是很少的。一般来说,京城现在是有7家可以接待外宾的宾馆,但如果不够,可以勉强增加到10家左右,也就这么多了。
除了这些可以接待外宾的宾馆,其他的都是招待所水平的,条件极差,他此前已经领教过了。
所以,季宇宁到时候不准备住在招待所,他可以回家住。
3月19日,周一。
当天上午发行的《人民日报》头版上出现了一篇评论员文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亮剑精神》。
这篇题目为《亮剑精神》的文章,前世并没有出现在这个时代的报纸上,这篇文章的提前出现,又是因季宇宁所致。
在文章中,提到了季宇宁写的那首歌《中.国军魂》,提到了歌词中的“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等词句。
也提到了季宇宁在授予他一等功的表彰大会上的发言中说到的“敢于亮剑的精神”。在当时表彰大会的会场上,是有一些各媒体的记者的,毕竟这是文化部的表彰大会。
文章里对这种精神给予了高度的赞颂,认为这种精神是部队的光荣传统,是我们战胜一切敌人的基础。
同时,这种精神也是这个时代国家所需要的。
“亮剑精神”体现出了一种勇气,一种气魄,一种力量。
在实现4个现代化的征途中,在我们解决一切困难的路上,这种精神一定会爆发出无人可以抵挡的力量。
这样,季宇宁的名字是第3次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