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这不就是公然打劫吗(第2页)
所以呀,这个剧本《知音》我认为是很完善的了,可以直接用的,就像我以前的本子一样,拍的过程中都不需要怎么改了。
这时候还要往里再加编剧,那就纯粹是想捡便宜,摘桃子来了,这不就是公然打劫吗。”
“你这小子,怎么说话呢。
以前咱们厂子的项目通常都是这样安排,上面厂务会讨论以后安排工作,有的时候大项目的编剧也不会是一个人。”
“您老人家说的那是厂子交代的工作,是他们应该干的,我可不是咱们厂子的人,我拿来的是我的作品,这个作品完全属于我个人。
反正这本子月底还有几天马上就刊登出来了,就在沪上的《收获》杂志,您这边如果不想拍,那我就问问上影厂想不想拍。
对了,八一厂也可以去问问。”
季宇宁又用上影厂和八一厂好好刺了刺汪厂长。
“你小子又胡说,咱们厂子是一定要拍这个本子的。
行了,既然你这小子不愿意,那这事儿就算了。
可是你刚才那些什么摘桃子打劫的话,可不要在外面说了。
你这小子呀,还是经历的少了。”
“咱们厂子这风气就不行,我给咱们厂子的前4个本子,每次都有人说想给我这个年轻人把关,想署个名儿,想做一做文字编辑,稿费还不多要,收个一两成的钱就行。你说有多恶心吧。
有些人这么多年一个剧本都拿不出来,还非要盯着别人的剧本。
我现在都根本不敢把剧本登在咱们厂子的那个刊物上。
有些人就是拿无耻当饭吃,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不好意思。
您老人家过些年不当厂长了,我都不知道咱们厂子到时候会变成什么样。”
前世老汪同志在80年代中期退下来以后,这厂子就明显不行了。老汪的继任者,没人镇得住。可以说一个不如一个。
从老汪同志的办公室出来,季宇宁心里犹自愤愤难平。
当然,这事儿跟老汪没关系。
而且,刚刚汪厂长不仅把他这两年收集资料的费用给报了,当然不是纯粹那种报销,而是直接给他发费用,这费用跟他那本子的稿费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