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最终boss已经被推平了?(第3页)

 云征闻言却皱了皱眉头:“争斗不一定会俱伤,还有可能会合并。冯大人是想让这些人整合起来,组成一个难啃的大骨头么?”

 若只有两个大国,他们矛盾尖锐不可能联合,那自然可以坐山观虎斗。

 但是现在是一个个心思各异的小小势力,彼此消磨的可能性有。

 但云征以为,更大的可能却是兼容并包。不趁机一鼓作气把他们都剿灭,难道要等出来一个厉害的领袖,把他们都整合起来,组成一个巨无霸再费更大的精力去与之争斗么?

 萧歆玥坐在王座上,静静的看着下面的群臣,没有表态。

 这是新朝新的风气。

 这个时候,萧歆玥的意思便是大家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自己认为事情的优劣,但要注意秩序,并且论事不论人。

 萧歆玥集合多人的智慧,再进行决断。

 “陛下,臣以为冯大人说得对,不妨再观望观望,就算是东边苗头不对,我们也可以那时候再出兵,尽最大可能保护我们的士兵,毕竟我们的敌人还有北烈呢!”

 “不不不,陛下,此言差矣!战争时机稍纵即逝,战报传递有延期,臣以为云大人所言在理,两位侯爷还在前线,不妨直接挥兵北上,势必有所斩获。”

 开了头,陆陆续续有人站出来,朝着萧歆玥报告。

 萧歆玥很喜欢这样的氛围,群臣各抒己见,阐明利弊,说的越多,她的视角就越清晰。

 不过明辰不喜欢,毕竟他不是皇帝。他不上朝,就是懒得打这些嘴仗。

 许多事情注定不可能全对,也不可能全错,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其中还掺杂了一些党派之争和利益分割的问题,听的人脑仁疼。

 收复东方失地,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分蛋糕,采取了谁的策略,那么分蛋糕的时候,理所应当要分一块利益。

 此刻踊跃发言,无疑是在未来争取机会。

 不过,大家不是明辰,官员的生存方式如此,也没什么好说的。

 “不可!陛下,臣以为无论战与不战,都该让两位侯爷回来。咱们回越阳之事在即,明大人挽狂澜之既倒,为我朝续命。凌将军率大军投效,立下汗马功劳。他们合该去越阳参加祭天大典,昭告天下其功勋。”

 一时间,整个朝堂安静了些。

 下一个想说话的官员也噤声,观察着萧歆玥的反应。

 明辰和凌玉在乾元是一对特别的存在,地位太高。

 明辰甚至都不上朝了。

 现在立了大功,地位势必还会再进一步,兴许都要威逼皇权了。

 还不了的大恩就是大仇。

 自古帝王容不下功高震主。

 乾元如今繁盛离不开萧歆玥兢兢业业的努力,但是孜孜不倦的细水长流注定比不上惊世骇俗的一鸣惊人震撼眼球。

 明辰一次次震撼人心的表演直接把萧歆玥给显没了。

 一个大爹拖着他们全朝人飞。

 两人这次以极低的战损比立下了灭国之功,陛下的心里真的如同面上表现的那么高兴么?

 虽然有些靖安侯与陛下风流韵事的传闻,但陛下心里真实想法是怎么想的没人知道。

 所以大家都避讳有关两人功劳方面的讨论,一切交由萧歆玥决断。

 甚至觉得,让两人别回来,别去越阳露脸,沉寂一下也不错。

 只是现在却跳出一个人来,把这些事情摊到了明面上。

 “况且现在两位大人吸纳了太多降卒,降卒兵力远远大过我军。人心不齐,鱼龙混杂,不好调动,根本无力再继续发动长途奔袭的战斗了。当今要务,该是将这些降卒带回我朝,整合管理才是。”

 “各位大人,如今最该讨论的问题,也是这些降卒该如何处理,如何分配。”

 “若要东出,也该派其他将军和其他兵马。”

 这官员用另外的几个角度,朝着萧歆玥阐明了自己的看法。

 云征和冯孝忠这些就事论事的人一愣,也不住点了点头。

 倒是忽略了这一点。

 凌玉和明辰表现的太出色了,人们下意识便把他们同普通人区别开了,感觉一些小问题在他们的手里不算是问题。

 手下这么多降卒,东奔西跑去打仗确实很麻烦。

 若是丢下这些人让他们自己回来,怕是更生事端。

 现在明辰和凌玉是必须要回来的。

 萧歆玥闻言眯了眯眼睛,多看了他一眼。

 很好,这人的官职可以再往上调调了。听了这么多话,也就这人说的最合她心意。

 很多人失策了。

 萧歆玥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皇帝,没那么多猜忌和唯我独尊的傲慢,也不嫌功高震主。

 至少对于明辰是这样的。

 明辰对她意义非凡,定位很模糊,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臣子。

 是老师?是同伴?是知己?是情人?是仰慕之人?

 这作为一个皇帝并不合格,若明辰心怀不轨,那么她将王朝易主,身败名裂。但萧歆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她还想着拖拖时间等明辰回来跟自己一起回越阳呢。

 这帮苟东西,还要把他丢出去打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