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有投资商上门是好事,至于投资规模,当然是越大越好。 

 就算一点四亿抢了连山水泥亿元投资的风头,那也没什么。 

 现在连山水泥已经进入正式生产阶段,只要稳定生产就行,给地方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效益。 

 又一天,杨辰来到了陈荆联的个人办公室,除了陈荆联外,又多了一个叫杜坚的中年人,精瘦,带着强烈的学者气息。 

 陈荆联并没有过多介绍他的身份,只说是他的学生。 

 然后就杨辰的这篇稿子进行讨论完善,杨辰主要是素材提供方,讨论的主要是他们两位。 

 在杨辰看来,陈荆联说的更为理想化,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理想化的状态的出现的,比如一个产业发展起来后,下游产业会自动追随而来,最终就会形成长而整的产业链条。 

 杜坚则反驳不会,并举了几个例子。 

 两个人争论不休的时候,就要听杨辰的意见。 

 怎么说呢,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专家们大多数都是这样,希望找一套理论,或者模型,套到各种事物上,都能解释得通。 

 但在实际操作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理论并不完全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