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4章(第2页)

 愿意主动分享的,都是不想承担责任,就设计出某个制度或程序来不承担责任又能不影响利益。 

 还没有上会,方案就被大家知道的差不多了,很多单位的一把手都来跟杨辰打听情况,看看有没有可通融之处。 

 有能力的一把手当然不怕,甚至还觉得这是一个发财门路,但是对于那些清水衙门来说,即使是一把手,也没有那么好的社会关系,自然就视为苦难。 

 引资任务上他们自然不敢来商量,领导都有,你为什么不能有,他们想的是,怎么计算任务,是不是能商量一下。 

 比如,签个合同,是不是就能算,或者说资金来过一下,然后再转走,是不是也可以。 

 种种吧,说什么的都有。 

 杨辰一律告诉他们,这次的任务是为了改变全市招商引资排名落后的局面,一切以省招商引资的标准为准,只要省里面能算,这边就也能算。 

 至于排名考核什么,有督察室呢,他也无法做主。 

 除此之外,他这里一切都好说,只要江市长那里同意就行。 

 杨辰没打算操弄权术,工作方面,是什么就是什么,他不会拿来换人情。 

 他不会通融,但也不会故意去卡人家,来给自己换什么好处。 

 接触的多了,大多数人都知道杨辰的性格,但总有一些不死心,或者不太熟悉的,觉得能走通杨辰的关系。 

 都被杨辰婉拒,自然就会产生不满。 

 在杨辰这走不通的,杨辰一般的说词是,只要江市长同意,我这里就没有问题。 

 一开始大家是觉得江市长毕竟是领导,又是常委,不太好打扰,而且还是省里调来的,怕难以接近。 

 可是杨辰这么一说,自然就有人把心思动到他身上。 

 慢慢大家发现,咦,江市长比杨主任好说话多了,只要重礼送上,这个口子就好开的多。 

 慢慢地,一传五,五传十,大家就都不找杨辰了。 

 反正领导同意,你还敢不同意。 

 倒是让江雄良又得实惠,又得名声的,江雄良自觉在市里权威大盛,对杨辰就没有前一段那么礼贤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