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秋收1


  到八月底,小麦玉米已经黄了,村里的人,都在等待收割的那一天。

  在这个过程中,知青点儿长得极其旺盛的菜地,收割了很多西红柿,黄瓜,茄子,豆角。

  程榛唐爱红张静宁每天忙忙碌碌的,把除了西红柿以外的,全都晒成菜干儿了。

  大队长和几个老农每天都要看粮食的进度,而且,大队每天都在磨镰刀。

  在磨镰刀“嚓嚓”的声音里,小麦熟成一片金色的海洋,秋风吹过,麦浪滚滚。

  九月初,开镰收割了。

  按照大队的安排,人们涌进地里,开始了一年一度的秋收。

  秋收就是与天抢粮,遇到一个好天气的窗口期,就赶紧收,就连平时磨洋工的人,这时候也顾不上磨了。

  在这片金色的海洋里,三队负责的地里头,割麦子的人们排成一排,各自负责三垄麦子,一字型往前走。不但要把麦子割下来,还要按一条直线放好麦子。

  这么大片的地上,除了割麦子发出“嚓嚓、嚓嚓”声,几乎没人说话。人们只沉默着往前推进,蚕食着金色海洋。把麦地铺成了一条条黄地毯。

  在割麦子这一排的后面,还有一排人,这一排的任务就是捆麦子。

  他们先抽出一缕麦子,攥住麦穗那头,把麦子分成两缕拧一下,就是一个捆绳,这就是用麦子捆麦子的方法。

  拧好的麦子捆绳放在麦子上,手顺着捆绳分出数量合适的一抱麦子,翻一下,把麦子捆绳的另一端拧起来。

  为了拧紧,人的一个膝盖要压在麦子上去,一边勒一边压,把接口拧紧,然后往里塞。这样才能结实,不容易散。

  捆完一个,再下一个。

  再后面就是拉麦子的一队,他们把车拉进地里来,把捆好的麦子装车。一人在地上递麦子,一人在车上摞麦子。

  一捆一捆的麦子,分量一点儿也不轻。低的时候抱上去就行,等垒高了,就用一种叫叉的农具,挑起来往上扔。把车装的高高的,然后拉到麦场里去。

  拉来的麦子全卸在打麦场上。大队的麦场很大,一点儿也不比标准体育场小。打麦子的时候,分成了十几个个小场,所以麦子也分地方卸了十几堆。

  这些麦子卸下去,就有人拿铡刀把麦子拦腰切断,下半部分是纯秸秆儿,堆到一边去。人们把麦穗的上半部分散开铺在场上,再晒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