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之七零好好活雁采蓝
第32章 分粮
还有去捡红薯和土豆的小孩儿,这些孩子大些,拿着铁锹,每人把地占一块儿,用铁锹翻一遍,就为了翻到一两个落下的红薯土豆。
可是地里地里落下的本来就不多,好几天,也捡不了几个。
就为了剩下的这么点边边角角,免费劳动力把地翻了一遍,孩子们没亏,大队似乎赚了。
玉米,小麦又晒了几天,现在也晒干了,该交公粮了。这个年代讲“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才是自己的。”
交公粮就是国家那份。至于集体的,好像是留的种子,牲口的口粮,每年下来学农帮农的接待费,可能还有其他程榛不知道的部分。
交公粮征集了村里所有的木板车,连知青点儿的手推车都没落下。因为路不好走,牲口全去拉车了,男人们也几乎全去了。从村里到镇上的路不好走,上坡要帮忙推,下坡要帮忙拽着。
可是程榛看着三分之一的小麦玉米被装袋运走,好心疼啊。这是她自己亲历的第一个秋收,她累的有点狠,也明白了什么是“粒粒皆辛苦”。
等土豆与红薯都堆到麦场上了,大队里去交公粮的人也回来了。分粮食开始了。这是一年里最大家激动的时刻了吧。
大清早,一家一家的,就拿着袋子推着车来排队了。程榛几个也早早来排好了队,踮着脚伸着脖子,看前面对公分和分粮的情况,第一回见嘛,好奇。
每个小队都各占一边儿,几张桌子一字型排开,队长拿着早算好的工分本儿,开始分粮。
今年的分粮只有小麦,玉米,红薯土豆。黄豆大队会集体榨油,然后分油,现在还没有。
果然,这时候大队长和会计来了,大队长站在中间,拿了个喇叭,喊:“社员们,我们今天分粮,会计核算过了,今年成年人男社员基本口粮四百八十斤,女社员基本口粮四百二十斤。”
“十二岁以上的儿童,口粮三百六十斤,十二岁以下的……今年一个(十工分)是四毛八分钱。”
然后前面开始动了。
程榛看着前面,先报公分,看对不对,接着报粮食种类,多少斤,旁边就把粮食称好,倒到队员自带的口袋里。
看了一会儿,程榛听着前面谈话的声音,有人说今年分粮还行,不少了。有的说今年公粮多少,提留多少……
听他们说来说去,程榛才知道,分配的这部分粮食不是仓库里的全部粮食。还有个名词叫余粮,程榛不知道这个余粮多少是怎么计算的,但余粮是要卖给粮库的,卖出来的钱,就是大队里分钱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