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猪炕


  砍柴回来,程榛看看自己的屋子,才想起来买回来的塑料布还没钉上。

  她把塑料布比着窗户裁开,把窗户上的棉纸撕掉,再把窗框铲的干干净净。

  程榛把塑料布按在窗框上,先钉住四个角,看看是平整的,才用图钉把塑料布一个一个的按紧。

  同样的步骤,程榛把厨房的窗户也钉好。

  吃完饭,睡觉了。

  现在大队已经没什么活计了,日子进入静水无波的状态,程榛每天除了要去砍砍柴,跟唐爱红打些干果,喂喂鸡,喂喂猪,做做饭,几乎没什么事情了。

  可喜的是,自从有麦麸掺入猪食,猪一下子长了很多,程榛觉得,到年前肯定是两头个大肥猪。

  天冷了,外面没食物了,鸡也不出去跑了。但现在程榛忧虑另一个问题,猪和鸡怕冻吗?冬天零下三十度会冻死吗?

  程榛为什么会想起这个问题?因为临近十一月,又刮了几场风,气温嗖嗖下降,夜里快零下十度了,她觉得她快冻死了。

  而且最近鸡也不下蛋了,说明跟冷是有关系的。不行,得去问问。程榛跟唐爱红说了一声:“我出去一下。”

  找谁呢?程榛拿了块儿奶糖塞嘴里,边吃边思考。要不,去找桃花婶子吧,一起上了三个多月的工,算是熟悉了。

  她拿了半包红糖,出了门。出去她才发现自己不认识桃花婶子家在哪儿。

  程榛想找人问了一下,可是,可大冷天谁出来逛。路上只有个小伙子。

  程榛过去,问:“我想问一下桃花婶子家住哪儿?”小伙子大概没想到自己被拦住去路,脸噌的一下红了,他结结巴巴的说:“我,跟,跟我来。”

  小伙子领着程榛来到一户人家面前,推门进去,喊:“妈,有人找你。”呃,这是桃花婶子儿子。这么巧?

  程榛进去,桃花婶子从屋里出来,看见她,惊讶了一下,说“呀,你怎么来了?”程榛只能尬笑,说:“这不是有事儿求您?”

  桃花婶子很热情,说:“先进屋,这一下子冷了。”程榛跟桃花婶子进了屋子,屋里暖和多了。

  程榛坐在凳子上,她把手里的糖拿出来,放在桌上。桃花婶子要推,程榛挡住她的手,说:“您先听听我要求您什么呀?”

  桃花婶子说:“那你说说。”程榛问:“桃花婶子,这猪和鸡冬天会不会冻死啊?”

  桃花婶子愣了愣,笑了,说:“要不保暖,猪肯定能冻死,你们鸡圈和猪圈什么样的?”

  程榛说了一下:“鸡窝和猪圈都是靠着后院墙建的,猪圈建了土屋子,朝东留了去粪坑的门,南边留了喂猪的口子。”

  “鸡圈是用细木头搭起来的。”桃花婶子一听,说:“走,我跟你看看去。”

  桃花婶子跟程榛去了知青点儿,直奔后院儿。她来了,唐爱红和王建国赶紧出来,跟着。

  桃花婶子看了猪圈和鸡圈,说:“这样不成,猪圈凑活,鸡圈得抹泥。正好明天要分麦秸儿了,你们用麦秸儿和泥,里里外外抹,抹厚点儿,前面也得抹上,只留个小门儿。”

  桃花婶子又看看了,又问:“你们会不会编草帘子?”三人摇头。

  “那等明天,麦秸拉回来。我让我儿子,王军,就是程榛你今天看见的那个,来教教你们。猪圈冬天得烧火,你们得建个烟囱,小军也会,让他来帮几天。”

  “等麦秸来了,你们围着猪圈堆麦秸。把鸡圈泥抹好后,这周围也堆上麦秸。就就留下出入的门,和喂食的口子。”

  “你们再把猪圈屋顶盖上一层,里头就不那么冷了。鸡圈也是一样的办法。还有这俩圈里头,地面上也得铺麦秸,铺二十公分厚,铺上就暖和的多。”

  “小军明天一早就过来,什么也不用给,一天管两顿饭就行。”

  第二天,果然分麦秸了,还分了一些玉米杆儿和玉米皮。他们从桃花婶子家借了一辆大点儿的车,拉了好几回才把这些东西拉回来。

  拉完麦秸儿,王军就来了。他先跟王建国一起用麦秸和泥,在鸡圈里里外外的抹,硬是把一个树枝搭的鸡圈抹成了土房子,只留了个小门。

  然后趁着泥还没干,他们把麦秸一排一排的,从下头往上粘,最后粘成了个圆包子,这还不够,接着又往上堆了一层麦秸。

  猪圈和后院墙中间的麦秸是程榛跟唐爱红一起抱进去的的。她们一边往里抱,一边踩,最后一直堆到比猪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