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天老爷,冤枉死了

 “徐老师,这次你还跟冯导打赌吗?” 

 有记者看热闹不嫌事大地喊起来。 

 嗡! 

 观众们骚动了。 

 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徐铭。 

 上次对方绕湖果奔的名场面,他们还记忆犹新呢。 

 这次万一还有骚操作呢? 

 “这个得问张导,不过我能露的都露完了,剩下你们想看我也不能给你们看呐。” 

 徐铭开着玩笑,把这个问题敷衍过去。 

 同样的操作一次就够了。 

 再输一次,反而容易打上失败者的标签。 

 看似得了热度,但失去了大众口碑。 

 很简单,大部分人看电影,多是凭借主观印象,这主演有名气,选他准没错。 

 这导演以前拍过啥啥,选他也没错。 

 这电影上部口碑挺好,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而看到徐铭,如果他们的印象是这家伙跟人打赌电影票房总输,下意识就会认为电影质量差。 

 不然怎么会输呢? 

 再深的原因,他们懒得在意,也没时间去在意。 

 承认吧,这个世界就是以一个又一个的小圈子组成,大众的认知往往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 

 这也是为何‘破圈’二字,是对文娱产品最高的评价。 

 “当然,我更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电影本身,以及它背后的一个又一个失孤家庭。” 

 徐铭脸色变得严肃,“我之前说过,这部电影我个人的所有收益都会捐赠给【亲爱的回家网】,去帮助那些失孤家庭。” 

 “现在,这个承诺依旧有效,并且你们每买一张电影票,我个人再捐赠一元。” 

 他跟公司管理层讨论过,既然要立牌坊,那就要把牌面立足。 

 与其被人诟病抠抠搜搜,不如开始就大方点。 

 啪啪啪—— 

 “好!” 

 “支持铭崽!” 

 掌声和叫好声响彻在影厅。 

 不论他们对这部电影的感观如何,亦或者对徐铭的感官。 

 至少对于做慈善这方面,他们还是坚决支持。 

 张国师眼角抽了抽,对方突然这么一整,有点赶鸭子上架的意思。 

 关键事先也没商量过。 

 徐铭将话筒还给主持人,然后以只有他和张国师能听到的声音,说道:“资方报销。” 

 他的话音刚落。 

 张国师就果断凑到主持人举着的话筒前。 

 “作为导演,这种好事不能让小徐专美于前,每售出一张《亲爱的》电影票,我个人同样捐赠一元。” 

 早说啊,早说他就第一个喊了。 

 不是从自己兜里掏钱,喊出来就是有底气,这种撒别人币的感觉着实令人生恋。 

 巩利那边,徐铭都没张嘴,只是眨了眨眼睛,使了个眼色。 

 对方就明白过来,跟着附和。 

 轮到郝蕌想跟上,被徐铭连忙给拦下。 

 擦,人家俩是有资方报销,你瞎上个什么劲儿。 

 要知道最后这钱都要从启铭娱乐账上走。 

 当然,中影、万达等投资方会帮忙分摊,还有与光影购票网合作的院线方,同样会进行补贴。 

 要不然徐铭也不能这么硬气。 

 等于他是把光影购票网的推广费用,给换了个名目。 

 “徐老师,最后一个问题,您对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期是多少?” 

 “定个小目标,两个亿吧。” 

 …… 

 随着《亲爱的》上映。 

 两亿小目标也成了网络热词。 

 徐铭轻描淡写的语气,与国内票房破亿都难的处境,形成鲜明的对比。 

 不仅让影迷咋舌于口气之大,也让同行们略微破防。 

 这尼玛都是小目标,那他们那些票房成绩算啥? 

 不少人憋了一口气,就等着《亲爱的》首日票房出炉,再决定以怎样的态度去发声。 

 尽管徐铭、张国师、巩利这一套阵容,的确强悍。 

 但打拐题材的电影,天然就有劣势。 

 何况还是在四月这个淡季。 

 莫说两亿,在徐铭夸下海口之前,大部分人对这部电影的预期也就在一亿上下。 

 一家电影院内。 

 徐铭正跟巩利一起朝观众们鞠躬致谢。 

 “感谢大家对我们电影的支持,你们每个人都为失孤家庭贡献了三元的助力基金。” 

 “如果有失孤家庭找寻到孩子,届时会给各位发送通知。” 

 由于路演场次过多,剧组兵分两路。 

 他和巩利一路,张国师带着郝蕌、胡君他们。 

 当然,这里面也有张国师和巩利两人微妙的关系在内。 

 前者自打领了证后,家里那位时不时会来探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