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第2页)
接着生活委员兼副班长就向我们介绍了那位学习优秀的同学受伤的原因,他是被人给打了,被他的情敌给揍了,不是我们学校的,是我们邻校的一位同年级的学生。他们俩同时在和我们本校的一位女士交往,时间一长难免磕头碰面的,互相认识了之后就开始竞争,最后自然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当然,这些事与我们无关。问题是我们班的这位学习优秀的同学被揍之后他想报复,他不甘心就这么退出竞争。他可能平时成功的时候太多了,所以咽不下这口气,更不能接受人财两空的结局。所以他就放话了,不是对他的情敌,是对我们。
哦当然了,他是通过生活委员兼副班长向我们表达了这么一个意思:如果,如果我们这些平时受他照顾、得过他好处的同学肯帮他,帮他报仇,那么一切照旧,他伤愈归来以后一切如初,我们还能继续借他的作业学习。可如果,如果我们不肯帮他,那么我们今后就形同陌路,谁也别想再占他的便宜抄他的作业了。
形势呢就是这么个形势,为了防止有人逡巡不前,尤其是通风报信吃里扒外,所以今天是放学之后才向我们这些人通报这件事。要的就是一个突然性,我们这些人没有准备,那个打人的情敌也一定没有准备,他还在他们学校上补习课呢,这个情况我们班学习委员中午就已经掌握了。为了以防万一,现在我们班还有两个人蹲在邻校大门口负责观察呢。
之所以要找我们,找我们这么多人一起去,不是为了人多势众吓唬人,也不是为了事后好互相推卸责任,完全是因为对方不好惹。一米九几的大个子,牛高马大的,力气不小,平时也经常和别人动手打架,所以人去少了估计不行,这也是我们体育委员亲自观察后得出的判断。
我们这几个人其实没什么可选择的余地,因为于公于私我们都应该去。于公,为了与同学的友谊,为了各位委员的面子;于私,为了今后我们还能继续抄作业,避免被老师反复训斥。所以我们都同意了,同意去为同学报仇,去痛揍那个打人的情敌一顿。
于是我们就出发了,不是去邻校的校门口堵人,那很笨,搞不好还会被邻校的学生们胖揍一顿的。我们是去那个打人情敌回家的路上埋伏,在他回家的必经之路上等他,据说这好像叫什么击其惰归,反正劳动委员是这么告诉我们的。我们一行人早早地就赶到了指定地点,分工明确后就分散隐蔽了起来。那个地方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因为城镇改造,早就变成一大片空地和几片水塘了。但当时那里是条背街小巷,是在一个居民区里面,进进出出的人不少,而且道路狭窄岔路众多,是个很能藏人的地方。
当天还正好天公作美,临近傍晚的时候下起了雨,大雨。这一来无关的闲人,包括那个居民区的居民,基本上都不会出来乱跑了。当然,我们这几个人也有点遭罪。虽说多数人都带雨具了,可毕竟雨大,身上很快就都被弄湿了,时间一长就觉得有些冷了,有的人就想打退堂鼓了,想改天再来收拾那个打人的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