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第2页)
我们俩捡寻着石头和野草没有覆盖的土地缓缓上行,在隐隐发灰的山坡上边走边看。我主要是看周边的地形,想记住哪边山高哪边山低,哪边山谷看上去要好走一些。这不是说我还有闲情逸致赏玩山景,实在是被吓怕了,是在为随时有可能到来的逃命做准备。
人们常说户外老驴的记路能力强,走过一次的路基本可以做到过目不忘,就像是许多自我吹嘘的司机一般。我一开始认为这种说法挺牵强,因为山上的道路经常会变化,不同的季节会让同一条道路看上去完全不一样,各种风霜雨雪和植被也会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貌,使人完全看不出它曾经的样子。但后来我发现认路和记路是有窍门的,许多户外经验丰富的人其实不是记自己走过的每一步路和每一个岔路口,而是在记周边明显的参照物。比如山,比如河,又比如树木或是显眼的巨石,这些特殊的地表参照物在他们眼中就是指路的“灯塔”,记住它们再配上大致的东西南北方位,一条走过的路线就能被完整准确地记在头脑之中了。
当然,这种方法我也会,但是在一些比较另类的地方是不管用的,比如沙漠,比如海洋,又比如一望无垠的荒原或野草丛生的草原。好在今天我们这是在山区,连绵起伏的山丘就是一座座显眼的“灯塔”,记住每一座山梁与周边山梁的差异就能记住曾经走过的路,真出了什么危险我即便是没有手机或轨迹了也能原路退回去。
青萍和我看的似乎不一样,他经常是抬起头向四周张望几眼,然后就专心低头走路和爬坡,走出几十米后再四下观察一番,似乎是在警惕搜寻着什么。我猜他还是不放心,担心有坏人会从某个方向突然接近我们。
我们俩花了差不多半个小时才渐渐地爬到了山梁的高处,越接近这道山梁的山脊部位脚下的路就越难行。不光是没有清晰可供辨认的路径,脚下的碎石也开始越来越多了,似乎这座山梁的山脊处的山石正在经历着崩塌和破碎,无数棱角分明的碎石以坍塌的样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我停下来喘息与喝水,让青萍独自先爬上了山梁的高处去了望。
正当我喘息稍定,大脑渐渐恢复清醒之时,突然看见青萍快速地蹲了下来,原地突然就蹲下了。我心中暗道不妙,估计他是看见什么了,很可能是坏人,坏人可能当真从山梁的另一侧包抄过来了。我心中有数,青萍的体力不比我差,逃命的时候肯定不会比我慢,所以我立刻就做出了两个决定:一,我得笨鸟先飞,先撤退。二,我得和青萍分开跑路,朝两个方向逃,这样我才能有机会成功逃脱。
于是我屏气凝神开始后退,一步一步朝下退。可脚下的碎石不配合,它们明显是缺乏黏合剂团结的一堆乌合之众。刚才我一步步爬上坡来时小心谨慎走得又慢,所以它们没什么机会捣乱,但此时我一着急逃跑它们却首先喧闹了起来,“哗啦啦”地开始响个不停。由于碎石在斜坡上本来就不稳定,现在一滑动起来根本停不下来,直接就把我给带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