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既然软的不行,那咱就来硬的!(第3页)

杨安说完这话就淡漠盯着那些朝臣呢,事实上他也不想把朝堂气氛搞的如此严肃,让这些朝臣们觉得他乾纲独断。

但现在,既然他给了这些朝臣好好说话的机会,这些人却不领情,咱杨某人也只能霸道一点了。

谁让这朝堂之道,既要有温和手段,也得有雷霆之势呢?

既然软的不行,那咱就来硬的,这能有多难?

“这。”

而那些朝臣们,一听杨安如此说,也这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心里还想再说点甚,但再一想蔡恒的前车之鉴,他们也只能赶紧应声:“臣等明白,还请陛下放心,臣等一定配合朝廷做好此事。”

“嗯,这还差不多。”

杨安满意嗯了声,随后便对房玄龄,杜如晦他们吩咐:“此事你们内阁回头拿出来一个完整策略,交由朕审阅,你们可明白?”

“臣等明白,臣等会立即着手进行。”

房玄龄他们恭敬回复,杨安微微颔首,这才沉吟道:“刚才那是第二件事,接下来咱们说说第三件事,也是此次朝会的最后一件事。”

“什么事呢?那就是税法的改革。”

“相信众位爱卿应该有所察觉了,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加剧,我们大隋以往用来收税的租庸调制已经不太合适了。”

“不但不合适,这种征税方法还正在加重百姓负担。”

“故此朕决定,从今年开始,在洛阳与长安先行试点两税法,如若两税法可行,那么朝廷将逐步以两税法取代现有的租庸调制......”

杨安很快就把唐朝中期才会出现的两税法内容仔细说了下,说完又继续道:“这个两税法,其实与咱们去年所施行的商税有些类似。”

“不过去年的商税仅适用于商业,但如今的两税法,将会覆盖农业以及其他方面。”

“故此朕希望洛阳与长安两地,能够切实履行职责,将这两税法的精髓吃透摸清,此事河南尹与京兆尹可有信心?”

杨安说完这话,就把目光落在了河南尹贺若东,以及前年才上任的京兆尹张瑾身上。

张瑾今年五十二岁,个子不高,人长的还很瘦,以前是杨广的户部尚书,在历史上也算是出了名的忠臣,属于可以毫不犹豫以身殉国的那种。

所以这会,被杨安这样问,他也立刻就颔首道:“臣明白,臣回头会仔细琢磨,绝不辜负陛下期许。”

“只是陛下,您这只在洛阳与长安两地试点,是否步子迈的小了点?”

“臣建议,咱们不妨胆子大一些,整个北方悉数采用此法,不知陛下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