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贵州省历史文化遗产简介(第2页)


 (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已公布多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达到数百处,以下为部分例子:


 1.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是贵阳的标志性建筑之一。甲秀楼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历经多次修缮,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2.镇远古镇: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古镇内保留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和传统文化,如青龙洞、祝圣桥等,是研究贵州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三、考古发现与大遗址


 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该遗址获2016年度全国“六大”“十大”考古新发现,为研究贵州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1.招果洞遗址:荣获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是贵州史前文化的重要代表。


 2.万山汞矿遗址:位于铜仁市万山区,是国内现存开采时间最早、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汞矿重要遗址,是研究中国汞矿业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国家级非遗项目


 贵州省拥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


 1.侗族大歌:侗族的传统音乐形式,以其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特点而闻名。侗族大歌旋律优美,和声丰富,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资料。


 2.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苗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以其精湛的锻制技艺和独特的图案设计而着称。苗族银饰作品题材广泛,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水族马尾绣:水族的传统刺绣技艺,以其独特的马尾为绣线而得名。水族马尾绣作品色彩鲜艳,图案精美,是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刺绣技艺的重要资料。


 (二)省级非遗项目


 贵州省还公布了多个批次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


 1.灯夹戏:是黔南州瓮安县平定营镇的独特剧种,通过演绎尊老爱幼、崇善尚美的故事传承美德。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守护下,灯夹戏正焕发出新的生机。


 2.布依族转场舞:册亨县的文化瑰宝,展现了布依族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民族文化。


 五、历史名城、街区与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