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行唐县非遗—绳编技艺与庄头《崔氏家训》(第2页)

 3. 产业赋能:从手作到扶贫引擎

 2016年,丁春燕在张家口康保县建立绳编扶贫基地,培训当地农民制作基础绳结。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带动300余户家庭年均增收8000元。在湾里庙非遗市集,游客可体验“3d打印绳编”——将设计图输入机器,自动生成编织路径,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在此碰撞出新的可能性。

 二、庄头《崔氏家训》:144字的家国史诗

 1. 历史基因:从乾隆年间到当代家风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崔氏家族定居行唐庄头村,制定《崔氏家训》以规范族人言行。家训共144字,涵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商贾技能、为人处世四大维度,被誉为“民间版《朱子家训》”。2023年,家训入选石家庄市非遗名录,其原件(清道光十年手写卷)现藏于崔氏宗祠,成为研究清代家族治理的活态样本。

 2. 文本解码:四言韵文中的东方智慧

 ? 家国情怀:

 “爱国守法,为官必廉”开篇定调,崔氏后裔崔载之(傅作义和谈代表)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贡献,其事迹被写入《行唐县志》。

 ? 商业伦理:

 “商贾传家,诚信必然”贯穿家族商业实践。万利鑫冶金科技集团董事长崔建刚将家训挂于办公室,企业因诚信经营获评“河北省诚信企业”。

 ? 婚恋观:

 “嫁女择婿,勿慕权贵;娶妻求贤,艳生祸端”反对功利婚姻,崔氏婚礼至今保留“传家训”仪式——新人当众背诵家训,长辈赠予装裱好的家训卷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