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非遗—民间社火、烟火爆竹制作技艺(第2页)

 文化价值与社会影响

 桃林坪花脸社火不仅是一种民间艺术表演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载体。它反映了井陉县人民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桃林坪花脸社火也是井陉县春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烟火爆竹制作技艺:南张井老虎火的辉煌

 历史渊源与传承

 南张井老虎火,作为井陉县烟火爆竹制作技艺的杰出代表,其技艺相传为先祖于康熙初年在山西充哑三载而得。世代相传的“偷老杆”习俗,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烟火宗师。清朝后期至解放前,南张井村烟火一直是县城元宵花会的压轴戏,被视为“官火”。南张井烟火以其种类繁多、制作精良而闻名遐迩,成为井陉县乃至河北省的文化瑰宝。

 制作技艺与特色

 南张井老虎火的制作技艺十分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其原料主要包括柳灰、硝、硫磺等,通过精心配比和加工,才能制作出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烟火。南张井烟火种类繁多,达到一百二十多种,主要品种包括“起火”“锅子火”“伞火”“老虎火”“三国故事火”等。其中,“老虎火”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绚丽的色彩而备受瞩目。燃放时,烟火如猛虎下山,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