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非遗—泥模、吹歌、花钹、肉糕制作(第3页)

 四、西河肉糕:舌尖上的匠心传承

 深泽西河肉糕的诞生,源自一场“无心插柳”的美食革命。清光绪年间,厨师李洛提为应对宴席肉量不足的窘境,将驴肉剁馅,掺入淀粉与肉汤蒸制,意外创造出这道“其貌不扬却滋味万千”的乡土美食。其工艺精髓在于肉汤与淀粉的黄金比例——汤多则松散,粉多则干硬,需经六代传人反复调试,方得弹牙不腻的口感。传统制作中,驴肉需手工剁至糜状,加入姜末、花椒水去腥,蒸熟后切片,佐以醋蒜汁食用,脂香与谷香在口中层层化开。如今,“西河肉糕”已注册地理标志,真空包装产品通过电商销往全国,并与深泽泥模跨界联名,推出“陶罐肉糕礼盒”,让食客以手作陶碗盛装肉糕,体验“一器一馔”的非遗美学。

 结语:非遗生态的共生之道

 深泽非遗的魅力,在于其“活态传承”的生命力:泥模的纹样成为吹歌艺人的创作灵感,花钹的节奏为肉糕作坊注入劳作韵律,而陶罐与美食的联姻更彰显“用即是传”的智慧。在滹沱码头步行街的非遗市集上,游客可捏泥模、听吹歌、观花钹、品肉糕,完成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之旅。这些技艺不仅是深泽人的精神图腾,更成为乡村振兴的引擎——2024年,深泽非遗文旅产业带动就业超2000人,综合收入破亿元。当泥土与音律、舞步与滋味交织,深泽正以非遗为笔,书写着一部“传统与现代共鸣”的县域文化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