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市非遗-农民画、植染缝纳、玉泥埙(第3页)

 技艺特色与艺术表达

 玉泥埙的制作融合了陶瓷艺术与民族音乐,通过釉下彩工艺将书法、农民画等绘制在瓷胎上,经过高温烧制成为兼具实用与观赏价值的工艺品。其音色古朴悠扬,既能演奏传统曲目,也能演绎现代音乐。例如,刘波曾创作《我要一生看世界》等作品,用玉泥埙讲述丝路故事,传递中国文化。

 文化传播与国际交流

 玉泥埙作为辛集非遗的代表,多次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例如,在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上,玉泥埙被作为奖品赠予各国嘉宾,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此外,刘波还计划将更多文化内涵融入玉泥埙创作,如将辛集农民画绘制在埙体上,使其成为“会唱歌的画作”。

 结语:非遗里的燕赵风骨与时代交响

 辛集农民画的乡土情怀、植染缝纳的绿色智慧与玉泥埙的丝路回响,共同构成了辛集非遗的立体图景。它们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延续。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浪潮中,辛集市通过非遗进景区、文旅融合、产学研合作等方式,推动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让千年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未来,这些非遗项目将继续以“守正创新”的姿态,讲述辛集故事、传递燕赵风骨、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