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非遗-西庄屯祈天大鼓、店上大青拳(第2页)
二、店上大青拳:刚柔并济的武道哲学
历史脉络与燕赵武风的传承
店上大青拳发轫于清末民初,由燕赵武术名家李青峰融合少林拳、形意拳精髓所创。其名“大青”取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意,象征武学传承中的创新突破。2022年,店上大青拳入选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以武载道、以德服人”的理念,与燕赵文化中“慷慨悲歌”的侠义精神一脉相承。
技艺特色与攻防哲学的演绎
大青拳以“崩、钻、炮、横、劈”五拳为根基,讲究“腰如蛇行、步似猫扑”,动作刚劲迅猛却不失圆活。其独门绝技“青蛇吐信”以指代剑,专攻对手咽喉;“鹞子翻身”则通过360度旋身卸力,化攻为守。传承人赵文海总结出“三节四梢”理论:三节(手、肘、肩)需如弹簧般蓄力,四梢(发、舌、齿、甲)要随招式而动,形成“一动无有不动”的整体劲力。例如,在演练“青龙探爪”时,拳手需配合呼吸吐纳,使指尖气劲穿透三寸木桩。
养生价值与现代社会的融合
店上大青拳突破传统武术“重技击轻养生”的局限,提炼出“武医同源”的养生体系。其套路中融入八段锦、易筋经的导引术,通过“熊经鸟伸”等动作活动筋骨、调和气血。在长安区卫健局的支持下,赵文海开设“大青拳养生堂”,将武术动作改编为办公室微运动,如“云手转腰”缓解颈椎疲劳、“马步冲拳”增强下肢力量。2024年,店上大青拳与河北医科大学合作,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验证其养生功效,数据显示,习练者心率变异性(hrv)提升15%,抗压能力显着增强。
三、非遗活化: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图景
文旅融合的实践探索
长安区以“非遗+旅游”模式激活文化资源。例如,在西庄屯村打造“祈天大鼓文化园”,游客可体验击鼓、制鼓槌等项目,配套建设农耕博物馆展示传统农具;在店上村建设“大青拳武术小镇”,开设武术研学营、武医康养馆,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2023年,长安区非遗旅游收入突破8000万元,带动周边村落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