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非遗-古诗词吟唱法、二郎拳、抖空竹(第2页)

 二、二郎拳:拳风中的冀东武魂

 技艺溯源与历史脉络

 二郎拳相传源于宋代杨家将武艺,明代传入冀东地区,经数代传承形成独特风格。其拳法刚柔并济,动作朴实无华,注重实战性。在路北区,二郎拳由祥富小学、鹭港小学等非遗传承基地推广,受训人数达千余人。代表性传承人王振海,其祖辈为清末镖师,他将传统拳法与现代健身理念结合,创编“二郎拳健身操”,在社区推广。

 技艺精髓与文化内涵

 二郎拳的核心在于“内外兼修”。外修拳法,讲究“三节明、四梢齐、五行顺”,即手、肘、肩三节贯通,发、指、爪、趾四梢发力,心、肝、脾、肺、肾五行调和;内修心性,强调“武德为先”。例如,拳法中的“二郎担山”动作,要求双臂平举如担重物,既锻炼臂力,又培养沉稳气质。王振海独创的“二郎拳对练”,通过双人拆招,展现攻防转换的智慧。

 当代传承与社会影响

 路北区定期举办“二郎拳武术展演”,吸引观众近千人。例如,2024年凤凰山公园展演中,200余名学员表演“二郎拳棍术对打”,棍影翻飞,喊杀声震天。此外,二郎拳还与文旅融合,在南湖景区开设“武术体验馆”,游客可学习基础拳法,单日体验人次超200。王振海团队还开发“二郎拳文创”,将拳法招式印制在t恤、书签上,年销售额达50万元。

 三、抖空竹:竹影中的市井欢歌

 技艺溯源与民俗记忆

 抖空竹古称“胡敲”,三国时期已有记载,明代《帝京景物略》中描述其玩法。在路北区,这项技艺由张柱国传承。张柱国是唐山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自幼学习空竹,后结合现代竞技技巧,创编“空竹球”“钢管舞空竹”等新玩法。他拍摄的《唐山空竹教学片》被全国空竹爱好者广泛使用,单片点击量超百万。

 技艺精髓与健身价值

 抖空竹需四肢协调配合,双手握杆抖动空竹时,肩、肘、腕、胯、膝、踝等关节同步运动,被誉为“全身性健身运动”。张柱国总结出“看、学、仿、悟、创”五步学习法,例如初学者先观察高手动作,再模仿“野蜂狂舞”“大鹏展翅”等基础招式,逐步掌握技巧。其独创的“组合动作及套路”包含10个规定动作,要求两分半钟内一气呵成,对体力与技巧要求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