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非遗-中药排石、三膏、正骨(第2页)

 二、杨氏三膏:膏脂为媒的阴阳调和术

 技艺溯源与方剂构成

 杨氏三膏制作技艺源于清代宫廷秘方,以“黑膏药”“白膏药”“黄膏药”三色膏剂对应寒、热、虚三证。其核心工艺包括“九蒸九晒”炮制法——将药材与黄酒、醋、蜂蜜等辅料交替蒸晒,使药性渗透至膏体深层。例如,“黑膏药”以乳香、没药、血竭为主药,配以麻油、铅丹熬制,专治风寒湿痹;“白膏药”以黄连、黄柏、大黄为基,佐以冰片、薄荷,主治热毒疮疡。2022年,杨氏三膏被列入秦皇岛市市级非遗项目。

 药理玄机与临床应用

 三膏的疗效源于其“透皮吸收”与“穴位刺激”双重机制。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为例,患者先敷“黑膏药”于命门穴,再以“黄膏药”贴于环跳穴,通过持续48小时的药力渗透,可使局部炎症消退率达78%。杨氏三膏第七代传承人杨振国在传统基础上创新“三联疗法”——膏药外敷+针灸导引+食疗调理,使颈椎病治愈周期从3个月缩短至45天。2024年,其研制的“三膏贴敷机器人”获国家专利,可精准控制膏药温度与压力,临床应用显示患者过敏率下降至3%。

 产业转化与文化传播

 杨氏三膏已开发出颈椎贴、腰椎贴、关节贴等12类标准化产品,入驻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电商平台,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在青龙县祖山景区,杨氏三膏体验馆每日接待游客超200人次,游客可参与药材炮制、膏药摊涂等环节。此外,杨氏家族与河北中医学院合作,建立“非遗技艺传承班”,培养专业传承人。

 三、刘氏正骨:指掌为器的筋骨重塑术

 历史脉络与流派特色

 刘氏正骨技艺源于清嘉庆年间,以“摸骨识伤、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调理”四步疗法着称。其独创的“刘氏提拉法”通过指尖感知骨折断端错位方向,以“旋转、提拉、端挤”三步完成复位,误差控制在0.5毫米以内。2023年,刘氏正骨被列入青龙县县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刘恒义在八道河镇开设理疗馆,年接诊患者超3000人次。

 医术精髓与器械创新

 刘氏正骨的核心在于“以指代刀”的触诊技艺。例如,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时,医者以拇指按压骨折线,感知断端成角方向后,瞬间发力完成复位,全过程不超过3秒。为提升疗效,刘恒义改良传统柳木夹板为高分子记忆材料,使固定稳定性提升40%。其研制的“正骨机器人”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可通过Ai影像分析实现骨折复位精准度达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