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非遗-茶饭、赐醪宫酿酒、荆编柳编(第2页)

 二、赐醪宫酿酒:千年酒香中的历史回响

 女娲文化与酒香的交织

 涉县赐醪宫酿酒技艺源于女娲文化,传说女娲“抟土造人”后,以五谷酿酒祭祀天地,赐醪宫便是其酿酒遗址。现存酿酒工艺仍遵循古法:以涉县特有的“红缨子”高粱为原料,配以清漳河源头活水,经“清蒸混烧”“老五甑”等工序,在陶坛中陈酿三年以上。开坛时,酒香如太行云雾般绵长,入口甘冽,回味悠长,被誉为“太行山魂之酒”。

 酿酒技艺中的生态智慧

 赐醪宫酿酒遵循“天人合一”理念:春季采曲时,需选“惊蛰”后第一场雨后的新麦;夏季制酒醅,利用太行山昼夜温差促进发酵;秋季蒸馏,取“白露”至“寒露”间酿造的酒液为上品;冬季窖藏,以山石窖池保持恒温恒湿。这种与自然节律同步的酿造方式,使酒体中融入太行山的花香、果香与矿物质气息,形成独特的风味密码。

 酒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联动

 近年来,涉县以赐醪宫酿酒为核心,打造“酒旅融合”产业:建设女娲文化酒庄,游客可参观古法酿酒工坊、体验调酒技艺;开发“女娲祭酒”“娲皇玉液”等文化ip产品,通过电商直播拓展市场;与周边村落合作,种植高粱、小米等酿酒原料,带动农民增收。2023年,赐醪宫酿酒技艺入选河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

 三、荆编柳编:草木编织的山水诗篇

 自然馈赠与匠心独运

 涉县荆编柳编技艺源于太行山丰富的荆条、柳条资源。匠人需在“三伏天”采荆条,此时枝条柔韧且不易虫蛀;柳条则选清明前后的嫩枝,去皮后色如白玉。编织时,匠人以“经纬交织法”为基底,融入“缠枝”“盘扣”等技法,制作出箩筐、簸箕、鸟笼等实用器具,以及花瓶、屏风等艺术摆件。更令人称奇的是“活体编织”——将柳条插入土中,边生长边编织,最终形成树与器物共生的“柳编盆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