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邢台市广宗县非遗-太平道乐、柳编技艺、纺织技艺、八面鼓(第3页)

 

 历史渊源:黄巾起义的军事遗韵
 

 八面鼓又名太平鼓、黄巾鼓,起源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最初用于战场上以鼓助阵、鼓舞士气,后成为民间纪念张角的仪式乐器。2009年,广宗八面鼓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特色:鼓铙镲的交响盛宴
 

 八面鼓演奏时,一面大鼓居中,八面小鼓和四铙四镲分列两边。鼓手围大鼓敲打,鼓铙镲声并响,撼天动地。其正谱共八节三十二番,完整演奏需十八分钟。节奏急如狂风暴雨,缓如潺潺流水,演奏气势与音乐效果相得益彰。
 

 现代传承:从战场到舞台的华丽转身
 

 如今,八面鼓不仅在传统节日中表演,还登上文艺舞台。传承人通过创新编排,将鼓乐与舞蹈结合,形成“鼓舞”表演形式。例如,在2025年邢台市非遗展演中,广宗八面鼓队以《黄巾战歌》为题,再现历史场景,赢得观众喝彩。
 

 结语
 

 广宗县的太平道乐、柳编技艺、纺织技艺与八面鼓,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生动缩影。它们以不同的形式承载着历史记忆,以独特的魅力连接着传统与现代。在现代化进程中,这四项非遗通过创新转化,既保留了文化基因的“根”与“魂”,又焕发出适应时代的“新”与“活”。它们如同广宗大地的四颗明珠,交相辉映,共同照亮着文化传承的未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