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第一眼看的杨艳茹
第659章 保定市高阳县非遗-颛顼大帝初国高阳传说与故事、染织刺绣(第2页)
如今,“颛顼大帝初国高阳传说与故事”已被列为高阳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传承。陈新民等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讲述传说、举办展览等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染织刺绣:丝缕间的艺术传奇
历史沿革与技艺特色
高阳,这座被誉为“中国纺织之乡”的小城,其染织刺绣技艺同样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高阳的纺织历史可追溯到明末,当时随着棉花种植在北方的推广,高阳的纺织业悄然兴起。到了清末民初,高阳纺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洋纱、铁轮织布机等先进设备和原材料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生产力。高阳民间染织技艺应运而生,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纺织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涵盖了纺、染、织、绣、印等五大民间手工艺和土布印花、土轧光技术、扔梭织布、提花楼子织布、土漂染技术等数十个技艺小项。其产品以土布、台布、床罩、被套、枕套、绣衣、披肩等为主,花色新颖,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创新发展与文化传承
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高阳民间染织技艺曾一度面临衰落的危机。然而,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这一传统技艺得以重焕生机。田海涛等传承人通过复原传统技艺、创新设计等方式,将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手工织出了高阳老土布和汉麻织锦等特色产品。
其中,“汉麻织锦”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高阳民间染织技艺”为蓝本,辅以独特的径编工艺技术,以汉麻、丝绢、棉为原料,结合保定历史文化,创意研发出《古莲花池十二景》《清明上河图》《乾隆御题棉花图》等系列文化礼品。这些产品不仅成为保定市旅游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更在国内外市场上赢得了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