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极寒天灾准时降临(第2页)

 

可等到天黑,都没能等到对方靠近城门。

 

两人立刻察觉到不对劲。

 

很快。

 

一直在紧盯对方动静的斥候终于回来汇报。

 

“如何了?怎么回来得这么晚?”平西侯急切询问。

 

斥候赶紧回话。

 

“回侯爷,那支队伍突然撤离,朝沄海城的方向离开了!”

 

“属下们担心有诈,一直偷偷跟在后面,亲眼看着他们入了沄海城才赶紧回来汇报消息。”

 

斥候作为侦察组,并不敢太过靠近敌军,否则若不小心被敌军斥候发现被捉拿损失就大了!

 

相当于我军失去了眼睛成了瞎子。

 

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敌军具体发生了何事。

 

平西侯和高飞闻言,不明所以地对视。

 

“确认消息属实?”平西侯确认道。

 

“确认无误!”斥候坚定道。

 

但平西侯还是不敢确信。

 

沄海城和漓海城相比,各方面发展的都要落后不少。

 

他想不通,新帝为何会突然放弃漓海城,反而选择去沄海城。

 

但,眼下局面对他们而言,是有利的。

 

可他还是不放心,对高飞说道:“都转运使,不如你我联合派人前去沄海城盯着,免得新帝有何阴谋,得防着些。”

 

高飞先是开口否决,不让平西侯喊他都转运使了,这个官位他早就不想要了,不爱听这个称呼。

 

“侯爷,我已经不是都转运使了,直接叫我名字就好。”

 

“我同意你的提议,新帝行为有异,估计在筹谋什么阴谋诡计,不得不防。”

 

平西侯闻言,蹙了蹙眉头。

 

若如高飞所言,那他这平西侯也是皇帝赐的爵位,那他是不是也该改改称呼了?

 

高飞似乎猜到了他在想什么,笑着说道:“侯爷别多想,我的官位是老皇帝给赐下的,我与他有仇,所以不稀罕。”

 

“您的侯爷爵位是开国皇帝赐予的,和老皇帝无关,不必介怀。”

 

平西侯闻言,心境顿时开朗了许多。

 

是啊。

 

他的爵位和老皇帝无关,是先祖为高家挣下的功绩,他凭什么不要?

 

两人各自调遣了一百人组成两支小队,偷偷前往沄海城,监察新帝大军的一举一动。

 

特别是海岸一带。

 

两人担心新帝会改道海道突袭漓海城,也派了一队人严防死守着。

 

造船厂的匠人和家眷送走了一半。

 

还有一半人需要再送一趟。

 

沈姝璃担心船队出事,和萧聿瑄一起带船出海。

 

临走前,沈姝璃把直升机留给沐婉珺一辆。

 

万一新帝那边有什么举动,沐婉珺能及时通知他们支援。

 

这次船队数量多达58艘。

 

大船11艘,中船47艘,还有两艘比大船还要大半圈的战船。

 

一次性带走了六万七千人左右。

 

至于小船。

 

沈姝璃压根没有拿出来。

 

小船带不了多少人不说,风险还大,还没地方避雨,没必要拿大家的身体安危冒险。

 

其中有三艘大船提前五日,带了六千人前往海岛,为大军建造房屋。

 

还有一批船队在上午便出发了。

 

沈姝璃护送的这批船,走了八日,终于和返航的那三艘大船相遇了。

 

她立刻让中型船上的人转移到那三艘大船上,让空船返回漓海城继续接人。

 

沈姝璃暂时不准备让中型船跨越风浪禁区,免得损失船只。

 

她已经计划好,让11艘大型船负责接人跨越两大禁区后把人送到岛上。

 

中型船只需负责从漓海城到迷雾区这段路程。

 

这样能最好地保护中型船不受损失。

 

等把所有人接送完毕后,再接中型船登岛。

 

到时候这些中型船就算有所损失,也不用心疼了。

 

将所有人转移到大型船上后,萧聿瑄带着中型船返回漓海。

 

沈姝璃继续护送大型船前往海岛。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造船厂的匠人和家属,还有成宗毅一千人。

 

沈姝璃让带着成宗毅这批的船在码头提前靠岸,把成宗毅人送上岸,让苏云海帮忙招待,送到基地。

 

再把剩下的人全都送到最大的沙滩上。

 

让沈姝璃没想到的是。

 

这短短一个月没见,沙滩上的变化很大!

 

整个平地上。

 

除去涨潮会被波及的沙滩外,后半部分的平地上的地基已经打好了。

 

更后方的位置上已经支起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帐篷。

 

帐篷数量不够。

 

好在基地那边的民宅盖起来了几百座。

 

腾出来不少帐篷挪到这边先用着,还搭建了不少草棚子临时过渡一下。

 

沈月华此刻正在给家属抽签分配住宿和粮食。

 

匠人刚下船,身子都是软的。

 

需要先休息一两日缓缓劲适应新环境。

 

苏云海将设计画图的几十个匠人请出来,带他们勘察场地。

 

让他们休息时,顺便思考如何结合这块地合理规划建造新船厂,最好再把图纸画出来。

 

搞定图纸,检查一切不合理的地方,休息好就得赶紧动工了。

 

沈姝璃又回基地看了一眼。

 

基地变化同样很大。

 

瓷窑、陶窑、冶铁场也都建好了,已经投入了使用中。

 

仓库也早就完工,第三期、第四期正在施工。

 

民宅区域也已经盖起了一百座。

 

民宅都是类似四合院的古建样式,带有前后院。

 

可以让百姓各自种植一些蔬菜养殖一些鸡鸭,空间预留的很是充足。

 

但有大小区分。

 

最小的四合院布局是,正房、东西厢房各两间,院门这边的倒坐房一间。

 

稍大的,会各多一间。

 

以此类推。

 

最大的四合院是正房和东西厢房各五间,倒坐房四间这样子。

 

家具之类的基本都没有配备。

 

这些房子暂时还没有分配下去。

 

让百姓先挤在一起打地铺,这样能节约不少位置安排更多人住在房子里。

 

就连厨房也都没有开火,都暂时住满了人。

 

一间屋子有三十平,打地铺的话至少能住十五人左右。

 

沈姝璃又到种植区逛了一圈。

 

所有红薯土豆之类的都被人给挖完堆放在了仓库中。

 

那些小麦水稻之类的农作物,茎秆叶子上的病变大部分都已经看不到了。

 

虫子之类的也都被勤劳的百姓给清理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