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亚棉嘉半岛防线构成(续)(第2页)

 一旦黑兽攻入隧道,守军可以通过爆破隧道进行堵塞,影响黑兽的前进。

 此外,主要的隧道都有出口布置在山体反斜面,守军既可以通过这些入口撤出隧道,也可以通过这些入口不断为第二火线进行兵力补充和装备补充。

 所以第二防线拥有的武器数量是没有一个固定数值的,必要时候可以将第二第三防线的重火力,悉数集中到第二防线进行作战。

 就算有一处火力点被摧毁了,守军依然可以携带武器,在地下网道当中迂回机动,前往其他火力点进行防御。

 尤其是,山腰防线极其注重侧射火力的布置。

 由于第二防线的山体十分蜿蜒曲折,所以侧射火力可以发挥的非常好。

 而最后一道火线,则是位于山顶。

 山顶地区的防御工事数量并不多,守军在山顶布置的火力,主要以重机枪,战防炮,小口径速射火炮,以及大批使用反坦克步枪的兽人为主。

 同时,山顶另一项重要的任务,是为反斜面以及后方的炮兵阵地提供炮击坐标。

 守军的大口径火炮,都布置在山体后方,以曲射火力支援前方阵地。

 而在第二道防线后面则是守军布置的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大多数地区属于平原地带,守军挖掘了大量的堑壕,交通壕,并以少量制高点作为防线支撑,作为兵力和装甲部队的集结点。

 第三防线除了大量可以供人作战通过的战壕以外,还有可以让坦克通行的堑壕。

 这些可以容纳坦克通行的堑壕,足够让坦克避开地表黑兽的视线,突然出现在战场上。

 而且,第三防线是纵深最大的防线。

 在平原地区守军建立的第三防线,纵深普遍超过三公里以上。

 多道战壕组成了第三防线的主要防御手段。

 而第三防线最重要的一点是,其由于地处平原地区,可以让装甲部队发挥最大的作战效应。

 根据参谋部门的计划,亚棉嘉半岛将拥有四个装甲师,拥有坦克超过1500辆。

 其中,第三防线还装备了刚刚生产的180毫米高炮,用于对抗七级黑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