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花花轿子人人抬(第2页)

 良久之后,左思兰教授重重地呼出一口气,满脸激动,声音都微微颤抖: 

 “你知道你们这篇论文的含金量有多大吗?” 

 姜振宇不出意外地茫然摇头,他还真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孟川心里清楚,可不能说,只能配合着摇摇头。 

 “你们的这篇论文一旦发表,在国际上必定引起轰动。” 

 左思兰教授站起身,语气激昂: 

 “首先在制度上,为各国经济制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 

 “不仅能指导国内经济制度的建设,还能助力全球经济的治理。” 

 “这是一篇伟大的论文!” 

 最后一句话,左思兰教授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这篇论文,甚至能让沪旦大学的知名度都再度提升一个等级。 

 因此左思兰教授如何能不激动? 

 其实国家和人一样,最怕做选择。 

 因为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害怕走错浪费时间和精力。 

 一个国家变革关乎亿万民生,一个错误的改革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 

 而孟川的这篇论文,为改革指明了一条正确道路。 

 一盏灯,或许平常不起眼。 

 可一旦放在大海上,就成了灯塔。 

 能为来往船只指引方向。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无上功德。 

 “这……这么牛掰的吗?” 

 姜振宇听了左思兰教授的话,眼睛瞪得滚圆,结结巴巴地说道: 

 “我……我这是抱上了大腿,要起飞了啊!” 

 他兴奋得满脸通红,手舞足蹈,差点没跳起来。 

 “你们创造了奇迹,这篇论文价值不可估量,我愿意不署名,帮你们把它翻译成英文,发表在国际顶尖的政治学期刊上。” 

 左思兰教授一脸严肃。 

 这等级别的论文,哪怕只是一个署名,都能名留青史。 

 以后各国要进行经济改革时,都会捧着孟川的这篇论文来拜读。 

 能在上面署名,是莫大的荣耀。 

 但左思兰教授确实没参与论文的提议和论证过程。 

 她不好意思署名。 

 何况她是教授,怎能和学生抢功劳? 

 “不,院长,我的英文确实不行,还需要你多费心。” 

 孟川急忙说道: 

 “而且这篇论文我们俩只是闭门造车,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完善,比如海地的案例就没调查清楚、考虑周到。” 

 “所以,还得有劳左思兰教授帮我们查缺补漏,这个署名您当仁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