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中更

第359章 新旧更替

第359章 新旧更替

 

黄白城,位于郑国渠与白渠之间。

 

郑国渠自西向东,连接泾水注入洛水,可以给沿途两岸土地提供灌溉。

 

黄白城就位于郑国渠之南,而四月时的郑国渠,可能是年久失修而淤塞。

 

展现在赵基面前的郑国渠只剩下轮廓旧址,沟渠中泥沙淤积,今年新长出来的芦苇成片成丛。

 

赵基勒马望着马前干涸的渠道,附近木桥早已毁坏。

 

他勒马观望之际,几十名骑士下马,掏出重型兵器就上前凿毁渠沟护堤。

 

可能是临近黄白城的原因,河渠两岸的堤坝用砖石垒砌。

 

而越来越多的吏士下马,一层层揭掉垒砌的砖石,眨眼间就拆出可供骑兵通行的坡道。

 

赵基率先纵马而下,身后二百余名骑士鱼贯而行,更后面是驱赶庞大马群的骑士小队。

 

抵达对岸后,赵基所部立刻开始喂马,休缓战马体力。

 

黄白城外各处军民驻屯据点要么闭门自守,要么向黄白城收缩。

 

未及多久,李傕登上城墙。

 

经过增修的黄白城虽然还是原来大小,但城墙是新裱糊的黄泥墙,不曾掉皮,高度近乎两丈,比普通县邑高。

 

李傕背挂鲜绿蜀锦绣披风,象征着春日盎然生机。

 

身上是鎏金原始明光盆领铠,堪称当世重装典范。

 

只是他已被酒色掏空了身子,虽然身心底子不错,可也是将近四十岁的人了。

 

走到城墙这段路程,就让他心跳加速,面色潮红。

 

一名卫士还举着青伞盖,跟在李傕身后;还有一名卫士,举着战旗,金线刺绣‘汉大司马’四个大字。

 

遥遥观望赵基渡过郑国渠的表现,李傕只当是赵基的前锋,对左右跟随的李应、李桓说:“观其前方拘谨模样,就知赵元嗣是个守家贼。”

 

李应则说:“兄长,以弟对赵元嗣的了解,敢率千骑急趋此处的,领军之人应是赵元嗣本人。”

 

“还真是狂妄。”

 

李傕又点评一句,突然问:“杨奉、李乐、胡才、韩暹四人,真是此人亲手斩杀”

 

“此河东士民男女皆知之事,不曾有假。”

 

李应又说:“兄长若是与他临阵搏杀,切不可疏忽,此人神射,当世无双。”

 

“弱冠之年,他才射了几年箭”

 

李傕嘲笑,扭头看自己亲卫将:“点选锐骑,随我出城破敌!”

 

亲卫将略迟疑,就去看李应、李桓,李桓不语,李应则劝:“兄长不可大意,弟领本部为兄长压阵。”

 

“你留着。”

 

李傕抬手拍了拍李应肩膀,扭头看李桓:“你率本部为我压阵。”

 

“喏。”

 

李桓也不推辞,紧绷着面皮,眯眼凝视城外那支骑军战团。

 

李傕的亲卫将见此,也只能去组织出城作战的骑士。

 

他走后,李傕眺望远处,随后扭头看李应,李应也远眺赵基临时营地,泪水止不住从脸颊滑落。

 

李桓则是默不作声,他并不怎么清楚赵基个人的武技强弱。

 

再说论弓马武艺,李氏满门男丁个个骁勇,不弱于人。

 

可李应亲眼看过赵基选拔、考核虎步军什伍长的情景,射箭之准,已经可以说是信步闲庭,仿佛喝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