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中更

第390章 相忘江湖(第3页)

 

身为举主、故主,我可以作乱,你们这些门生故吏不支持也就算了,如果还举兵来打……还不如养一条狗。

 

孙策不是不懂这套逻辑,而是顺着这个逻辑来做事,身为故吏,他就非常吃亏、被动。

 

所以只能推崇国贼不两立的说法,将自身家族设定为国家忠烈之臣,彻底否定士人的那套逻辑。

 

也就是谁反朝廷,谁就是孙家的敌人。

 

赵基出手很大方,仅仅是一个江东小霸王的名号,就值得这次合作。

 

更别说他自身就有剿灭袁术藉此洗白的动机,更别说是青州牧、后将军与齐侯尊号。

 

至于之前派张纮去赵基那里谈条件……返回江东这事情,他想都没想过,不认为赵基会同意。

 

纯粹就是买卖人喊价钱,要价归要价,成交价又是另一回事。

 

孙策实在是没想到,张纮能把事情做的这么漂亮,收获到的东西大出他的期望,是他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东西。

 

张纮也有自己的理解,无非就是赵基安排孙策去牵扯曹操、袁绍。

 

袁绍与袁术再不合,孙策手里染了袁术的血,并藉此上位,袁绍怎么看?

 

甚至,赵基不在乎孙策去了青州能发挥什么作用。

 

只是给他张纮面子,给了孙策这么多东西,再择机将张纮抽走,那孙策也不好再说什么。

 

张纮讨来这么丰厚的东西,张纮已经不欠孙策什么,自然随时可以走。

 

把人情一口气溢价还完,接下来杀你时候也能问心无愧。

 

孙策见张纮神情并无多少喜色,当即敛容,就问:“那豫章之吏士眷属与泰山南迁部众如何安排?”

 

“大司马已传令琅琊,命赵子楷全力襄助张子布安置各军家眷,只是大司马也要讨要管亥等四部兵马。”

 

“此事不难,待我与诸将说明白,他们自然乐意。”

 

孙策感觉张纮还没有说出真正的代价,就问:“那豫章方面?”

 

“待破袁术后,大司马自会传令华歆,使放任我军家眷北上,至于是否交与将军,大司马不曾明言。”

 

张纮顿了顿,放低语气又说:“又因某乃赵元达公门生,大司马破袁术后,欲征辟某为幕府长史。”

 

“这……”

 

孙策略吃惊,随即笑说:“这也是好事呀,先生在大司马左右,我在外,彼此也能相互照应。”

 

就连全军家眷问题,以后有张纮在赵基左右说话,也方便操作。

 

大家合在一起做事,都是为了一个前程。

 

如果分开后各自都能有更好的前程,为什么要死死抱着对方不放?

 

孙策还劝说张纮:“子纲先生,正所谓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天下形势多变,就我与大司马最为年幼,未来成败未定。有先生在大司马处,对两家而言裨益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