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中更

第400章 胡公之后(第3页)

 

若能无损拿到陈县,以陈县的降军、人口、物资积蓄,那就相当于孙策瞬间在中原站稳脚了,可以向赵基、朝廷进行更强势的谈判。

 

孙策其实是个很有耐心的人,他静静聆听,孙辅也是一边回忆,一边组织语言将看看到、经历的各种都陆续讲述。

 

随后,孙策就问:“阿弟眼中,这位大司马可有弱点?”

 

“与兄长类似,大司马外刚内柔,善于抚慰吏士,甚得军心。且英武善战不亚兄长,实乃兄长此生之劲敌也。”

 

“我也是如此看法,我最敬佩的是他能舍弃天子,使天子困于吕布之手。”

 

孙策拿起蒲扇扇风,详细说:“吕布看似骄狂,实乃自守之贼。他与天子相互敬爱,反而约束了朝中公卿,公卿空有志向,却难施展。吕布活着,朝廷就将受赵基遥控,如似傀儡。”

 

孙辅静静听着,他也觉得朝廷、吕布这大半年过于安稳了。

 

就讨董以来,天下形势变化太快,往往让人应接不暇。

 

如吕布、朝廷这样安静耕耘南阳的例子,实在是太少。

 

也不能说吕布做错了,如果今年风调雨顺,南阳屯垦大丰收,官仓储备充盈……你就会知道,吕布会爆发出多大的破坏力。

 

一口吃掉刘表,重新委派一个听话的宗室去当荆州刺史,对吕布来说不存在什么难度。

 

可谁也没想到陈王遇刺,袁术瞬间破局、壮大后又鬼使神差的称号建制;而三年大旱的南阳,春夏旱情比之前弱,却爆发了江汉暴雨,连累荆襄六郡一起涝灾,秋粮基本上完了,更有疫疾传播。

 

天子信任吕布,执行吕布的休养方略,可气候不允许,袁术也不允许,于是就爆发了这场讨袁大战。

 

孙辅随即询问:“那兄长,我军此战之后就舍弃陈国?”

 

“陈国虽是祖地,齐地又何尝不是祖地?”

 

孙策笑了笑,袁氏、孙氏都是胡公满之后,区别是袁氏是陈国本地公室繁衍的支系,孙氏是田桓子之后,因作战有功,被齐景公封在乐安赐姓孙氏,其后有孙武。

 

北海孙氏,就是这么来的。

 

各地孙氏来源复杂,有王孙氏、各种公孙氏、长孙氏简化姓氏改来的孙氏,可他们这支孙氏自诩孙武之后,那追溯上古先秦,自然是胡公满之后,后来齐国王室的别枝庶流小宗末裔。

 

如果拿到赵基许诺的齐侯,孙策又当青州牧,经营一番后,以后称齐王也有血缘依据。

 

比之边角上的齐地青州,陈国四战之地,虽然目前人口还很殷实,但已不值得孙策留恋。

 

袁氏的牺牲,能换取孙氏的全面崛起……怎么说呢,袁氏也算对得起祖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