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锦衣
“哈哈,还真是云老弟到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的正日子了,陆某定当陪着云老弟好生游览一番这金陵之地!”
正月十二,应天府,锦衣卫衙门。
将近一个月的功夫,擎云一行五人从洛阳、经开封、到应天府,也就是大明的南京。
这一路行来多为平坦之地,或许是忙于过年的缘故,旱路、水路,连个剪径的毛贼都不曾遇到,就这么一站、一站来到了应天府。
“经年不见,不想陆老兄再次高升,如今已经荣膺锦衣卫指挥同知高位,贫道今日登门却是要来讨这杯喜酒喝的!”
刚入应天府,被派出去打探的王威、李猛就带回来一条消息,与擎云有旧的锦衣卫指挥佥事陆炳,刚刚于年前被调至南京。
陆炳此次调任并非平调,而是直接高升了,南京也是“京”啊,远比之前他所待的福州城要强上太多。
再说了,那可是锦衣卫指挥同知啊!
在整个锦衣卫体系中,指挥同知是仅次于指挥使的副长官,负责协助管理卫所事务。
锦衣卫设指挥使一人,正三品,指挥同知两人,从三品,再往下就是陆炳之前的职位指挥佥事,设有四人,正四品。
“哈哈,陆某能够这么快到达指挥同知的位置,说来还要多谢云老弟的鼎力相助啊!”
“若非云老弟两年前在闽地的苦心经营,尤其是训练出了一支纪律严明、战力彪悍的‘狼牙卫’,陆某焉能在抗倭之役中屡创佳绩啊?”
既然知晓陆炳调任了南京,擎云自然是要前来拜见的,有些事情或许只有从陆炳这里才能探听清楚。
因此,在客栈安顿好之后,留张彪和赵悍守家,擎云带着王威和李猛就来到了南京城的锦衣卫衙门。
有明一朝,一直就保持着两京制,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甚至南京城里也有近乎完整的职能机构。
两年前,擎云曾经北上去过一次京师,只是行色匆匆,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好好逛一逛,如今来到南京之地,发现此城的规模竟然要远超京师。
南京城整体来讲,可分为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城四重城垣,锦衣卫衙门则位于皇城外侧,靠近五军都督府、钦天监等机构,与“旗手卫”相邻。
来到锦衣卫衙门门前,擎云直接将陆炳当初赠给他那枚令牌递了过去,也就一盏茶的功夫,陆炳竟然亲自从里边接了出来。
“陆老哥谬赞了,以陆老哥之能,锦衣卫指挥同知之位唾手可得,最多无非是在地方多打磨几年而已。”
锦衣卫衙门的门口有四名锦衣卫值守,其中一名总旗搭配着三名小旗,陪同陆炳一起迎出来的还有几人,看服饰当是锦衣卫千户、百户之流。
奇怪的是,陆炳并没有为擎云做引荐,甚至也没有把擎云直接让进去的意思,就站在锦衣卫的大门口攀谈了起来?
还有一点也让擎云有些不解,他同陆炳有过交往不假,可最大的原因并非二人如何惺惺相惜,而是因为有九公子那层关系在。
如今呢?
分别了一年多再次见面,陆炳又高升为锦衣卫指挥同知,居然热情地当众同擎云称兄道弟起来?
当然了,擎云也不是什么死脑筋,此次上门本来就是有求于人,既然陆炳都一口一个“云老弟”的叫着,他不应一声“陆老哥”,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吧?
“哈哈,陆某究竟有几斤几两自己心里还是清楚的,一年多前陆某升任指挥佥事,朝中就已经颇有微词了。”
“若非当年有云老弟‘相赠’的数千只倭贼左耳,彻底惊呆了朝中那帮大佬,依靠裙带幸进的帽子绝对会扣在陆某的头上。”
说这两句话的时候,陆炳有意提高了嗓音,眼睛还有意无意地向身后瞟了一眼。
擎云下意识地随着陆炳的眼神望去,在一众锦衣卫千户、百户之中,竟然有一位白身?
所谓白身,即为平民也,至少对方没有穿着官服,而是一身江湖人的打扮,擎云亦不曾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