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布武
“阿弥陀佛,老衲本寂率‘寒山寺’僧众参见‘佛子’——”
擎云师兄弟一行五人,一大早就离开了“寒山寺”。
时至正午,“寒山寺”山门大开,以“寒山寺”方丈本寂大师为首的数十名僧众,早早地就守候在了寺门前。
“阿弥陀佛,本寂大师切莫如此!‘佛子’之名不过是家师的错爱,大师还是称呼贫僧‘妙风’即可。”
“寒山寺”门前来了三人,准确地说,是来了三名出家的和尚,两老一少。
开口说话之人,正是那位出身于莆田南少林,去岁又北上少室山归认禅宗祖庭,后又被少林方正大师收入门下的妙风和尚。
而跟在妙风和尚身后的两位老僧,却是少林寺中与方正大师同辈的两位师弟,方明和方灭。
此二人长年在少林寺后山修行,一身功夫早已达到一流境界,此次被方丈师兄派下山来,却是为妙风充当保镖而来。
毕竟,如今妙风和尚的身份已非往日可比,那可是被少林寺方丈亲口封赞的“佛子”啊。
“‘佛子’过谦了!既然如此,老衲就托个大,称呼您一声妙风禅师吧!”
好家伙,“寒山寺”的方丈本寂已经年过五旬,也是打小的童子功练起,如今却要对一位三十岁不到的妙风低眉顺目,甚至还以“禅师”相称?
“本寂大师随意即可——”
妙风和尚显得很是从容,一边同本寂方丈攀谈,一边还没忘记同本寂方丈身后的“寒山寺”诸房首座见礼。
“阿弥陀佛,掌门师尊,此处并非讲话之所,我等还是先请妙风禅师入寺再详谈如何?”
看到自家师尊似乎只顾得同妙风和尚说话,老半天了还没请人进去,本寂大师身后一位年轻人说话了。
奇怪的是,此人对本寂大师口称“掌门师尊”,却并非是出家的僧人,反而是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壮士。
“哦,呵呵,是老衲糊涂了,妙风禅师远来辛苦,快快里边请——”
经过那位壮士的提醒,本寂大师如梦方舒,伸手向着“寒山寺”的山门一指,身后众僧急忙闪出一条道来。
“阿弥陀佛,妙风焉敢独自先行?本寂大师请——”
妙风和尚似乎不愿争先,也伸手虚引,最终二人联袂向着“寒山寺”内行去。
......
“妙风禅师,日前老衲收到少林飞鸽传书,言道妙风禅师要南下‘讲法’,不知是怎样一个章程?”
在山门外迎接之时,“寒山寺”出动了二十多位有身份之人,而来到方丈室待客之时,有资格入内的却只有三人而已。
“寒山寺”方丈本寂大师,“藏经阁”首座本缘和尚,再有一位,竟然是方才在山门外出言提醒本寂大师的那位中年壮汉?
而妙风和尚这一边,只有妙风一人在座,其他两位方字辈的老僧则静静地站在妙风的身后。
原来,就在三日之前,本寂方丈收到了一封来自少林寺的飞鸽传书,其上内容很简短,只是说到新晋“佛子”妙风要南下“讲法”,希望“寒山寺”能够提供方便。
“佛子”之说,半年前就传到了江南之地,而妙风和尚的大名,更是早在数年之前就传遍了整个江湖。
“东云”、“南风”、“西令狐”,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任谁都能看出,只要这三位能够安安稳稳地成长起来,取代甚至超越如今正道武林三大高手的位置,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在这三人之中,“南风”妙风和尚是唯一一位从江南武林崛起的,又同为佛门弟子,“寒山寺”众僧自然多有关注。
事实上,“寒山寺”算不得真正的武林门派,甚至上一任方丈压根就不是习武之人。
也就是从本寂方丈开始,“寒山寺”才零零散散地招收武僧入门,几十年来,“寒山寺”武僧的人数亦不过三十之数尔。
也正因为本寂方丈习武的原因,这些年才逐渐参与武林事务,只是影响极其有限,就连姑苏之地都无法做到一家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