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自缢(第2页)

 

章毅头前带路,陆炳和擎云一前一后跟在后边,刚刚来到锦衣卫衙门的一处偏房,就看到一名十六七岁的少年纳头便拜、声泪俱下。

 

“泽儿来了?快快起来,事情究竟是怎么发生的?一切有本座呢!”

 

陆炳入职南京不过半年,私下有来往的文武官员并不多,而“五城兵马司”的张恒就是其中一位。

 

张恒比陆炳大了十多岁,而陆炳又比眼前这位张恒的小儿子大了十多岁,私下里张恒和陆炳以兄弟相称,故而眼前这位名叫张泽的年轻人,才会叫陆炳一声“叔父”。

 

“泽儿啊,本座先给你引荐一位高人,此乃江湖上有‘东云’之称的擎云道人,想来你应当不陌生吧?”

 

陆炳顺手将拜在地上的张泽给拉了起来,擎云、陆炳双双落座,带路的章毅则默默地守在房门处。

 

“啊,您是擎云师叔?在下乃武当外门弟子张泽,曾在武当山练功三年,有幸得到过成高道长的指点。”

 

张泽原本也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一双眼睛早已哭红,可听到了陆炳的介绍,又急忙过来大礼参拜。

 

事实上,武当山的外门弟子也有很多,只要你交得起学费,又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留在武当山外门练练功还是被允许的。

 

至于说能不能拜入内门,甚至进一步成为亲传弟子,那就要看你的天资和进境了。

 

正如眼前这位张泽,十六七的少年,却天生的体弱多病,远不如他老爹那般身体强悍。

 

也正因如此,在张泽十岁那年,张恒才不惜重金千里迢迢将小儿子送上了武当山。

 

张恒想的很明白,不求儿子在练功上有多大的出息,只要是能够把身体练得好好的,健健康康地长大就行。

 

张恒是地道的行伍出身,军中那一套对于体弱多病的小张泽完全行不通,反倒是武当派的内家功法当有奇效。

 

“哦,原来你曾被成高师兄指点过,那就不算是外人了,起来吧,仔细说说你爹爹是怎么回事?”

 

 

擎云是何等样人?

 

医武兼修,打一进门就盯着张泽看了半天,此子果然先天不足,如今身上的内力也相当稀薄,却是纯正的武当功法。

 

巧了,张泽修炼的居然也是“五行心法”,只是比起王威等四人,远远不足也。

 

“是,师叔容禀——”

 

受先天条件所限,张泽的功夫练得稀松平常,可却生就了一番灵巧的心思,要不然他今日也不会找到锦衣卫衙门里来。

 

无他,盖因张泽看的明白,大理寺和刑部那些人,除了坐实爹爹乃“自缢”身亡,其他的不会有任何的新意。

 

要知道,在张恒横尸的卧房之中,大理寺和刑部派去的那些仵作,不仅找出了张恒自缢的“证据”,同时还找到了几封书信。

 

若是寻常书信也就罢了,可偏偏那几封书信却是倭贼写给张恒的,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如此一来,也许张恒的自缢,过不了多久就有可能变成“畏罪自杀”啊。

 

可是,张泽了解自己的老爹,断定老爹绝不可能同那些残暴的倭贼有任何的来往,这才趁着张府凌乱之时,张泽从后门偷偷溜了出来。

 

锦衣卫陆炳的能力和背景,张泽听老爹说过无数次,他甚至同陆炳还见过几次,且以“叔父”相称。

 

此来锦衣卫衙门,张泽一为老爹申冤,二则未雨绸缪,万一搜出来那几封书信被有心之人给利用了呢?

 

没想到,张泽刚刚才见到陆炳的面,陆炳就给他引荐了一人,而此人竟然是自己武当派的宗门长辈?

 

擎云的大名张泽如何不知?

 

也就是擎云前往武当山之时,恰巧张泽已经离开了而已,可这份香火情却是深刻在骨子里的。

 

称呼陆炳的那一声“叔父”,张泽叫得有些勉强,无非是现在有求于人而已。

 

可对于擎云这一句“师叔”,张泽叫得却实实在在的。

 

也就是张泽的身份差了一些,武当派的一名外门弟子而已,若是成高道长的亲传弟子,擎云可就是他的亲师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