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真敢这么做,就不怕被“天诛”吗?(第2页)

 如果真的到了这一步,不但战事会拖到1946年的下半年,还有一个更加让美国人无法接受的情况。 

 那就是拿下日本本土,需要付出上百万美国军人的伤亡。 

 真要这么做的话,美国国内民众可能真的无法接受。 

 这也是这个时期,美国人一首敦促苏联出兵日本的原因。 

 当然,苏联人也不是傻子,虽然一首在做准备,但就是不对日开战。 

 摘桃子的事谁都想,但咯牙的硬骨头可没什么人爱啃。 

 这甚至让日本国内一些高层对苏联人抱有幻想,认为对方会遵守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甚至还有人希望苏联能出面斡旋停战。 

 只不过,原子弹的成功问世改变着这一切。 

 7月16日,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瘦子”在新墨西哥州成功爆炸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态度就发生了巨大改变。 

 此时的美国,己经有信心在不需要付出巨大伤亡的情况下独力彻底打垮日本。 

 苏联的参战,就成了纯粹的摘桃子,是和美国争夺日本帝国残骸的对手。 

 可惜,这个时候,苏联人己经完成了兵力集结,随时可以出兵了。 

 随着第二颗原子弹“小男孩”在广岛爆炸,苏联人立刻意识到,再不出兵,就轮不到他们上场了。 

 因此,于8月8日匆匆向日本宣战。 

 苏联的参战和8月9日投放在长崎的第三颗原子弹“胖子”,断绝了日本帝国最后的幻想,终于在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山本五十六的想法确实没错,美国人对于伤亡的接受能力,可以说是所有参战国中最低的! 

 可是,在萧诚看来,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 

 那就是,美军攻占日军驻守的岛屿伤亡虽大,但其实并不是由于日军的进攻造成的。 

 这样一来,美国民众也就不会感到威胁! 

 国内的舆论,也不会倾向于对日停战谈判。 

 无非就是和萧诚穿越前那个世界的历史一样,暂时停下进攻脚步,要么等苏联人去啃硬骨头,要么在原子弹成功问世之后,用两颗原子弹打破日本人的最后幻想。 

 最终的目的,都是让日本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