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让苏联人去建重水工厂吧!(第2页)
就可以把苏联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美国去。
就让苏联特工去美国与佛波勒较量,窃取原子弹制造技术好了。
还有一点,就是重水!
重水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坑。
德国人的原子弹最终没有问世,有两个重要原因!
一个是关于铀235的使用量计算上出了重大误差,另一个,则是选择了重水作为中子减速剂。
重水生产复杂且能耗巨大,而且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德国人最重要的重水生产基地,挪威维莫克工厂、里尤坎电解厂就被多次破坏,到了1944年上半年,己经彻底失去了供应重水的能力。
以1940年代的工艺,生产1公斤重水就需要消耗??10万度电!
而要研制原子弹,需要的重水是以吨为单位的。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美国人制造原子弹使用的中子减速剂根本就不是重水!
而是高纯度的石墨!
石墨由天然碳制成,原材料丰富,生产工艺成熟,制备成本上是远远低于重水。
可以说,如果美国也和德国一样,坚持使用重水,原子弹是不可能在1945年问世的。
关于这一点,萧诚在让保罗背下的说辞中只字未提。
后世各国的核电站,主要就有石墨堆和重水堆两种。
石墨堆的效率确实是不如重水堆的,德国人选择重水其实并没有错。
但正确不等于适用!
做事是要考虑成本的。
就让苏联人去建重水工厂吧。
他们越是生产,越会坚信日本人短时间根本造不出原子弹。
明年美国造出原子弹,对萧诚来说没什么威胁,无非是和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一样,一共三枚而己。
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中试爆一枚,另外两枚投放到日本本土。
就算由于蝴蝶效应,有些许偏差,但也不会落到北满的哈尔滨,不光是战略价值不够,这距离,也超过了B29的航程。
而且,对美国人来说,使用原子弹的目的,是要逼降日本帝国,只有用在日本本土才有意义。
在杜鲁门看来,只要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满洲、朝鲜这些殖民地自然会望风归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