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不如让他的死更有价值!

现在,是1945年11月下旬。

 既然确认了戴笠还在天津,那么,他的行程和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应该基本一致。

 也就是说,大概率下个月就会去北平,会见美国海军上将艾伦·柯克。

 并与之达成秘密协议,支持他担任中国海军司令。

 这次会面,戴笠应该是成功完成目标了的。

 因为不久之后,艾伦·柯克就向老蒋直接提出,美国愿意将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的一批军舰移交给中国海军,其中甚至包括航母和万吨级重巡洋舰。

 这足以让中国海军战力产生质的飞跃。

 但艾伦·柯克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必须由戴笠担任海军司令。

 这已经是明目张胆地借助外国势力逼宫了。

 萧诚觉得,如果说之前老蒋对于是否除掉戴笠这个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的特务头子还有犹豫的话,在戴笠利用美国人逼宫这一刻开始,也不会再有半点犹豫。

 也就是说,老蒋真正下定决心,大概率就是在戴笠会见艾伦·柯克之后。

 可是,此时的戴笠也明显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有所防范。

 老蒋连航母和重巡洋舰都不要,拒绝了美国海军上将的提议。

 还接连发出多次电令,催戴笠回重庆,都被戴笠以处理平津宁沪肃奸案件为理由拖延,抗命拒绝。

 甚至,直接向老蒋发电报,称“煮豆燃萁,相煎何急”。

 这个时候,双方其实已经没有了任何回旋余地。

 可是,戴笠手上掌握的势力实在太强了,哪怕是老蒋,也不敢明着翻脸动手。

 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也只能是找机会暗杀。

 但堂堂军统戴老板,也不是那么容易暗杀的。

 而且就算有机会动手,也不能是明着刺杀。

 否则,谁敢保证有没有什么死忠份子,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他报仇?

 不要觉得这是杞人忧天。

 要知道,在另一个位面的历史上,连李士群被日本人毒杀后,都有一批死忠手下企图发动叛乱,为他复仇。

 更何况,是势力比李士群不知道大了多少倍的军统戴老板。

 如果自己与重庆那位蒋委员长易地而处,怎么做最妥当呢?

 萧诚仔细思考。

 首先,戴笠绝不能死于刺杀,只能死于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