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第2页)

 奶娘连忙将哥儿裹了小棉被放在她手上。

 “赵永昌。”春暖觉得这名字真不咋的,但是,她也没办法:“名字是孩子祖父取的,小名叫圆圆。”

 赵家的族谱上,这一代人就是永字辈。

 昌,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的意思。

 因为孩子发作是在他二伯启程上京赶考的那一天,赵成勋就想着一定是好兆头,所以给小孙子取名赵永昌。¢秒a章·}节?小.说^网? _首¤发1o

 “圆圆?”

 “对,圆圆满满。”小名是春暖自己取的,真的,总不能叫儿子阿昌吧?

 “这寓意挺好的。”

 春暖和朱玲玲聊天。

 “最近有媒婆上门,母亲和二婶三婶都挺忙的。”

 朱玲玲此次来还带了一个任务:周家上门提亲,想要娶春姝。

 “周家?”

 “就是赵太太娘家周家,母亲问过了,是大房的嫡次子,族中排行第四。”

 赵太太周氏是二房的人,周家大房的春暖也不熟。

 “嫂子稍等,我这就去问问母亲。”

 不管怎么说,周氏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断不会说谎的。

 赵太太周氏见朱玲玲来了,见面寒暄几句后特意将空间留给她们姑嫂方便聊天。

 没想到又来请自己,不知道是什么事儿。

 “你说的是周家大房排行第四的,叫周庆林的小子?”

 “好像是这个名字。”

 朱玲玲也记不太清楚了,主要是媒婆一口一个周四少爷,就只记得这个称呼了。

 “大房还是不错的。”周氏点了点头:“大太太于氏性格不错,知书达理,不是那尖酸刻薄之人。只不过……”

 看来还是有问题了。

 “周家不像赵家,周家人口众多,几乎都有妾室通房。”

 这一点周氏还是要告诉朱玲玲,毕竟,赵家肖家都没有纳妾的先例,就怕肖家的姑娘受不了个委屈,到时候进了周家的门才发现这个问题岂不是后悔都来不及。

 “周庆林读过几年私塾,也下场考过秀才

,但是没考中,后来跟了大老爷走南闯北做一些营生。”

 别的本事没有,养家糊口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