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万国来朝(第2页)
姜雄掷地有声的说。
周浩然微笑颔首。
很高兴。
觉得姜总进步了,能跟上自己的思路了。
这种把公司账上的钱都出去做品牌建设的思维,可不是这个年代国内市场能有的,这是妥妥的互联网思维。
齐德强就不太能理解了。
不过他也没多争辩。
他说的是另一件事。
“过去一个月,全国的图书经销商都往海港跑,都来找我们拿‘中博状元’系列的教辅书。”
齐德强虽然刚入职,但基本情况已经有所了解。
姜雄对这种现象做出了解释——
“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渠道覆盖不足,很多地方都没有《中博状元手册》这套丛书,当地书商听说之后,只能跑过来找我们拿货。”
“第二,我们独家签下了高考状元的代言权,形成了市场的空白,引起了全国高三学子的热捧。”
“第三,印刷能力有限。长兴印刷厂近期订单太多,导致供不应求,各地的经销商,都要排队等在印刷厂外。”
解释的很清楚。
齐德强一脑门黑线,就很不理解了,“为什么会这样长兴印刷厂是中博书局的子公司,接单再多,也应该以自家的订单为主!为什么不印我们自己的书,去完成别人的订单”
这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嘛!
周浩然笑笑,“这是我的意思。”
“啊”
齐德强眉头紧锁,很不认同。
周浩然淡然道:“公平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原则,对于订单的先后顺序排列,印刷厂那边有一套标准。不能长兴印刷厂是中博书局的子公司,就要因此有优先权。”
“不至于吧”
齐德强多少有些难以接受。
姜雄道:“这是中博书局对生产关系的组织原则,是大家早就商量好的。如果长兴印刷厂不能为提供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的印刷服务,那中博书局为了‘中博状元’系列丛书的成功,会毫不留情的抛弃长兴印刷厂,找别的印刷厂合作。”
“啊”
齐德强大吃一惊,心说这满屋子怪人啊!
刚入职的副厂长韩航,也觉得耸人听闻:“怎么会这样中博书局和长兴出版社,不是一家公司吗”
姜雄道:“就算是一家公司,也不能因为组织关系而破坏了组织原则。不能因为一个部门的溃烂,而影响到其他部门。”
李长兴笑着说:“亲兄弟,明算账,就是这个意思。账算得清,兄弟关系才会越强化。一家公司的组织战斗力,就在于每个组织模块都有强大的战斗力。不要因为一个模块的腐化,而影响了整个组织体系。”
“这样啊……”
齐德强作为海港最知名的几个书商之一,算是对企业管理有了一套新的认识。
就觉得怪不得中博书局能快速的脱颖而出呢。
这是源头上就组织有序啊!
生产力自然可以大爆发!
长兴印刷厂狠到了连中博书局的情面都不给,要公平公正的服务好每一个来下单的客户……这客户能不喜欢吗能不长期合作吗
三彩印刷厂,输的一点不冤!
李长兴刚想又说什么,周浩然一抬手,他就止住了。
“如果遇到了特殊情况,董事会可以做出决策,要求长兴出版社全面的配合中博书局。”规则是周浩然定的,他自然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现在市场竞争还不算激烈,没什么强敌,分兵御敌、各自为战,这就足够了。如果真遇到了强敌,再合兵一处,汇聚优势兵力爆发出最强战斗力。”
李长兴佩服的说:“大先生是战略家。”
周浩然摆摆手,笑道:“这次,之所以长兴印刷厂没有全面的接单《中博状元手册》,除了战略因素,也有业务层面的原因。我就是要创造出一种‘万国来朝’的盛大场面。”
“啊”
齐德强大吃一惊。
姜雄、李长兴,包括盛温婉、稽映阳听后,也都有了一种“原来如此”的醒悟感。
周浩然淡然道:“做生意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两家火锅店,一家爆满,一家没人。客人在选择的时候,宁可去爆满的火锅店里排队几个小时,也不会去没人的火锅店消费。这就是从众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