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半壁江山(第2页)
罗敬深吸了一口气。
周浩然笑着说:“前台越多越好,前台越多,对市场的搜索、覆盖范围就越大,就越容易发现目标,然后通知中台来予以剿灭。”
罗敬这就全面的明白了大先生的企业思路,“单靠中博书局那十几二十个编辑组,每年几十种图书不够。还要把外界许许多多的书商都拉过来。我们的中台武力,也要为外界的前台小队提供火力支援!”
“对!”
“中台给外界的前台小队服务,然后收取部分的服务费……就是销售佣金。”
“对。”这就是周浩然的全局思路,“中博书局的核心产业是教辅书,这跟国内即将启动的教改密切相关。一旦教改正式落地,教辅产业必然会大爆发。中博书局先行一步,至少要拿下国内教辅书产业的半壁江山!”
随着电子化的普及,纸质书真是越来越难了。
只有教辅书是例外。
上辈子,国内教辅书一度最强大的品牌,是“黄冈密卷”系列,那真是一度风靡全国,覆盖了各个学龄。
可很快就不行了。
因为设计、编辑、印刷教辅书,这都属于前台。
前台是创意产业。
尤其“黄冈”缺乏品牌,很容易就会造成创意泛滥,相互抄袭、品质良莠不齐,最终大家一起玩完。
在黄冈教辅在全国风靡的过程里……
鲁东省的梁山,就是《水浒传》里的那个水泊梁山。
梁山这穷地方,在教改之后的1999年之后,出现了一个新产业,就是当地的一些人,去经销商那里进货一些教辅书,一包一包的,坐着汽车或者火车,去各地的中小学里跑销售。
直接下沉到第一线!
这个活很辛苦。
那些赚佣金赚的盆满钵满的经销商、书店都懒得干,就给了梁山的这群没什么文化的人生存的机会。
然后,梁山就崛起了!
越来越多的梁山好汉进入了这一行,成立了梁山书业的园区,有几十家图书公司,都在做这样的生意……都是进货教辅书,然后跑全国的学校,去下基层售卖。
等围绕着“黄冈”密卷的那些书商死了,又冒出了新一批的书商做了新的品牌的教辅书。
梁山的这些人,还是接着做销售。
《水浒传》里土匪聚集、打家劫舍的地方,就成了国内教辅书产业的总基地!
国内教辅市场一年也就300亿元的产值。
其中梁山书业的销售额就能达到150亿元!
坐拥半壁江山!
梁山,就是国内教辅书产业最大的中台!
有了中台资源,就等于掌握了后台数据。
拿到了全国教辅书的各种数据,掌握着最新的市场反馈。这就进一步给了梁山书业机会,让他们可以投资、成立了许多前台书商,开始自己出版教辅书。
可以说,围绕着“中台”运作的梁山,靠着一群没什么文化的本地人,只靠着下沉销售这一招,就打败了全国的文化精英,一统国内的教辅市场!
周浩然现在围绕着教辅书产业提前下手。
自然不能再给市场留下一丝机会。
他要趁着政策不确定的时候,先下手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