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科技民主化(第3页)

 项目名叫做“Backrub”。

 顾名思义,这是个围绕着“反向链接”做理论指导的搜索项目。

 跟周浩然的搜索思维很像!

 现在的搜索算法,大部分都是全文检索。

 搜索平台要对所有的网页进行检索。

 最关键的来了。

 怎么把网页排名?

 理论上,肯定是应该把最相关最符合用户需求的网页排在前列。

 这就是最大的技术难度了。

 怎么来判断一个网页,最符合用户的需求?

 是按关键词的数量排列。

 网页里关键词出现的越多,排名就越靠前。

 就比如搜索“旅游”。

 一个网页里,全文检索后,“旅游”两个字出现了100次;另一个网页里,“旅游”这个关键词出现了101次。

 那么,后者的排名就会靠前。

 关键词最多的网页,就会排在搜索首页的第一位!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

 缺点明显。

 需要爬虫所有网页,需要检索全部内容……需要的算力太多了,就导致服务器的压力太大,搜索速度太慢。

 还有一点,内容也不够精准。

 谁说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内容就越好?

 真正的好文章,可能是全文都没有“旅游”二字,但处处都是围绕着“旅游”的点点滴滴。却因为算法的不足,缺乏关键字,无法被用户搜索到。

 周浩然的搜索思想,就跟他这段时间的交流会里一直表达的“科技民主化”的提议很相符。

 采用的是投票制。

 谁获得的投票多,谁的网站就排名靠前!

 投票的策略,就是反向链接。

 一个旅游内容的网页,会链接接到另一个网页;另一个旅游内容的网页,可能也会链接到相同的网页……

 这个超链接,就是投票!

 要是100个旅游相关的网页,都同时连接到了同一个旅游主页。

 那就说明这个旅游主页获得了100个网页的认可,获得了100票!

 一个旅游网页,被许许多多的旅游相关的网页都链接了,都关联上了,就充分说明这个旅游网页获得了业内同行的认可!

 价值含量极高!

 这就是投票制。

 靠着投票,来把所有网页内容进行排列,按照票数的多少来排名先后,推荐给用户。

 内容质量就大大提升了。

 用超链检索取代全文检索,需要的算力也会大幅度减少,搜索速度也就大大提高了。

 这可以说是充分的践行了互联网“科技民主化”的大理念。

 恰好,斯坦福大学里也有研究生,在做类似的课题研究。

 谭明亮长吁短叹。

 觉得好吃亏。

 周浩然却兴致勃勃,跟着两位老教授,一起去了这个“Backrub”项目实验室。

 这个项目组,一共就只有四个研究人员。

 两个博士,两个硕士。

 周浩然在意的是那两个博士。

 “你好,我叫拉里,拉里·佩奇。”

 “周先生,你前天的座谈会,我去现场听了,真让人心潮澎湃!你说的‘科技民主化’的概念真好,我是谢尔盖,谢尔盖·布林,很高兴认识你。”

 看着眼前这两个蓬头垢面的年轻人。

 周浩然长舒了一口气。

 这下妥了!

 找到正主了!

 没错,就是他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