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空间捆绑(第2页)
这部分业务,让中博书局在过去一年里入账700多万元。
总结下来,过去这一年,中博书局的自营图书、授权图书,以及代销图书三部分,销售额总计1.4亿元!经营利润超过3000万元!
周浩然对这样的成绩,自然很满意。
作为甩手掌柜,他几乎不怎么参与中博书局的业务,年终还能得出这么漂亮的成绩单,公司管理层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周浩然批准,拿出220万元作为年终奖。
像齐德强、罗敬这种副总,至少都能拿到10万块钱的年终奖金。
眼下这个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
不过,作为董事兼总经理的姜雄就不满足了。
他想分红。
现在事业有成,他儿子已经送去国外读书了,销很大。
周浩然却不支持分红:“老姜,现在不是享受的时候。你要是缺钱,可以提前跟财务那边预支100万,给孩子留学用。不过,分红不是现在的最佳选项。”“这么多钱在账上呢。”姜雄就很不理解,“今年中博书局赚了3000万,很多事情其实都还没走上正轨。我们的品牌授权还在推进,我们的销售体系还在吸引更多的书商参与。到了明年,说不定我们能赚5000万了!”
周浩然摇摇头,“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
姜雄对他很钦佩,干脆利落的说:“大先生,你就说吧,应该怎么做!”
周浩然很满意他的态度,说道:“中博书局接下来的业务方向,主要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让更多的民间书商都能搭上‘中博书局’这艘船!”
姜雄点了点头,叹气道:“国内的出版行业高度垄断,民间书商过的都很艰难。别的地方我们关照不到,可是在海港这片地方,很多民间书商都已经认识到了中博书局的可靠性,都在纷纷投靠。”
周浩然笑道:“所谓的平台经济,就是要吸引足够多的客户,进入我们的平台!”
“品牌体系、销售体系和印刷体系,你之前说的‘三体系捆绑’,现在已经初见成效。”
姜雄对这位大先生的心服口服,主要是来自成绩,来自实实在在的市场反馈。
他为中博书局打造的商业模式,正在创造一个文化产业帝国。
周浩然道:“中博书局是实体经济,这毕竟不是互联网,平台经济的经营模式还是略有区别,不能只是无形资产的捆绑。更需要有形资产的捆绑,要形成空间概念上的紧密相连。”
“什么意思”
姜雄根本没听懂。
周浩然笑道:“我之前就跟你说过,中博书局需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文化产业园区。不仅要作为中博书局的总部,还要把许许多多的友商都吸引过去。”
“对,之前我还不太理解,现在我也想明白了。一个能够把海港民间书商都聚拢起来的文化产业园区,就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可以更好的跟官府申请基础设施的配套和政策上的支持。我们是文化出版行业,这行利润低、贡献大,理应享受到类似环保、it行业的最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