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艺术团(第3页)
“剧团里每个月都会缺钱,谢团长、我,还有刘团长,歌舞团的章团长等等,我们这些人就会出动。去联系各单位,给他们提供慰问演出。”
顾丹丹一五一十的回应。
她已然明白了。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以后很可能会是自己的大靠山。以后想摆脱陪酒的命运,可能真的要靠他。
顾丹丹接着说:“上个月,我去找了残联,进行了一场面向残疾人的慰问演出。他们说好要拨款40万,可最后才给了20万,这才导致工资没能满额发放。”
周浩然问:“你们平时都找谁要钱?”
“所有的部门,都找过了。主要就是宣传、文艺战线的部门,要不就是老干部局、疗养中心这些地方,偶尔也会跟军区联系……”顾丹丹说起这个来,也很无力,“反正就是我们做一场晚会,给他们表演,他们给我们会演经费。”
周浩然点了点头,“所以现在的剧团,是半计划半市场的模式。”
顾丹丹轻声道:“对,红星传媒的要求,是让我们在市场里自力更生,要企业化发展。这怎么可能?除了话剧中心和歌舞团,其他那几个艺术团,都卖不出票。要解散还不允许,只能养着,很多时候都得靠着财政的拨款,还有去各单位的化缘来生存。”
周浩然单手敲着桌子,缓缓道:“正常的模式,应该是有关部门有办晚会的需求,然后拿着钱来找剧团。现在这是反过来了。”
“我们主动上门求着,人家都不愿意呢。”
顾丹丹觉得他想的太简单。
周浩然摇摇头,“他们不愿意,是因为我们的剧团没有品牌。皇冠台跟剧团合作的那个‘心连心艺术团’,走到全国各地都大受欢迎,经费也有保障。”
“他们有关系啊,合作的都是军方的艺术团,都是国家级的知名演员。我们不一样,我们这只是地方艺术团,而且是已经企业化运作的剧团了。去老少边穷的地方慰问,人家根本不要。”
顾丹丹对此倒是清楚。
周浩然道:“还是没有品牌。”
“怎么做品牌?”
顾丹丹神色狐疑。
周浩然眯起眼睛,想了一下,嘟囔着说:“实在不行,还得再去趟联合国……”
(本章完)